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延平戏院
  鼓浪屿延平戏院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1927年,缅甸华侨王紫如、王其华二兄弟在海坛路修建新加坡模式的现代先进的“鼓浪屿市场”,1928年,又在市场楼上建成一座电影院,取名“延平戏院”。戏院为两坡面屋顶,大厅平面呈长方形,前面两侧靠边墙呈弧形前伸,东西长约35米,南北宽约15米,高约10米,两侧三角形山尖保留气窗。戏院内设楼下、楼上座位600个,厅内东侧为屏幕、舞台,西侧后墙内为放映室,放置电影放映机,通过后墙上方孔播放。戏院南侧顺楼梯而下有后门出口。保护范围:东、南各至外墙外20米,西至市场路,北至海坛路。2018年,鼓浪屿延平戏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鼓浪屿杨家园
  鼓浪屿杨家园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杨家园四幢洋楼由菲律宾华侨杨氏家族于二十世纪初先后建成,四幢洋楼为一整体,内有小巷可通,各有花园配属,其供水设施先进实用,为鼓浪屿之最。杨家园建筑均为外廊式建筑,尽管建于不同时期,建筑的样式也不同,但四座建筑在外装修方面有共同的特征,即都采用清水砖墙配水刷石仿石构件,追求红砖和白色仿石的色彩、质感对比。整组建筑结合地形、地块边界条件,收放围合,空间灵活。保护范围:东、北至鼓新路,南至安海路,西至厦门二中及英华书院围墙。2018年,鼓浪屿杨家园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鼓浪屿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二十世纪初英国伦敦成立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在鼓浪屿内厝澳设分公司,公司办公楼建于二十世纪一十至二十年代,为红砖西式两层楼房建筑,另有半地下隔潮层,前有庭院。楼体平面略呈正方形,坐西南朝东北,四面坡屋顶,楼顶正面凸出一小间,有采光、通气窗,也方便维修屋顶。台阶、护栏及墙体下部为花岗岩构筑,墙体上部为红砖砌筑。其窗户形式多样,一楼窗户为尖拱三角形,双圆孔及弧线窗栏,形如鹰首,二楼为二扇拱门加一圆孔,造型别致。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中南银行旧址
  鼓浪屿中南银行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中南银行成立于1921年,总行设在中国上海,1922年8月厦门分行成立,1934年增设鼓浪屿办事处。建筑坐北朝南,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加楼顶露台平房的西式风格建筑。整座建筑造型简洁,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9米,南北宽13米。一楼于临街口的东南拐角处开大门,门边一对圆形立柱,支撑上方二楼的露天小阳台。各层外墙均开设长方形大窗,一层东、南两面装饰三角形窗楣,二层窗沿下有西洋式卷曲花卉纹灰塑。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中南银行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禾溪中心国民小学旧址
  禾溪中心国民小学旧址位于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年代为民国。简介:由时任纯池乡长参照当时最时尚的西洋建筑风格,于民国三十年(1941)创建而成,学校-夯筑土墙,占地面积1855平方米。建筑坐西向东,均砖砌卷拱门、百叶窗、四坡屋顶。由东向西依次为前操场、“凹”字形单层教室、礼堂、后操场。第一进教室面阔五间,明间为过道;第二进面阔七间,一层明间、次间为礼堂,梢间为教室,二层为教师办公室及师生宿舍等。2018年,禾溪中心国民小学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岩声报创办地桐冈书院
  岩声报创办地桐冈书院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中心小学内,年代为1921年。简介:建于清乾隆丙戌年(1786),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围墙、灰坪、大门、前厅、天井、中厅、正厅、后院。中厅面阔14米,进深6米,通高5米,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两侧为护厝,大门内侧有回廊与中厅相连。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等在此组织进步读书会“奇山书社”。1923年9月,在书社的基础上创办闽西第一个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岩声》报,对闽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范围:建筑东、南、西滴水线和北石砌基础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岩声报创办地桐冈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详细]
中共平和县委旧址
  中共平和县委旧址位于平和县九峰镇积垒村,年代为1927年。简介:始建于清代,由静逸公祖祠和兴全公祖祠组成。1926年10月,广州农-动讲习所第六期学员、共产党员朱积垒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随北伐军回到平和开展农-动,11月在兴全公祖祠成立上坪村农民协会,同年冬在静逸公祖祠创建中共平和县第一个支部,朱积垒任支部书记。作为平和县共产党早期机构旧址,静逸公祖祠、兴全公祖祠是土地革命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实物见证。保护范围:静逸公祖祠四周墙体东扩60米至村道,南扩65米至村道,西扩20米至村道,北至县道秀秀线南侧红线。2018年,中共平和县委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详细]
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支部旧址
  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支部旧址位于浦城县枫溪乡岱后村岱后自然村,年代为1927年。简介:原为回龙仙庵,俗称“三将军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民国六年(1917)两次重修。1927年9月,中共崇安特支书记徐履峻同志与崇安县农民协会秘书周子庄同志到岱后村发展组织。经过党组织艰苦细致的革命宣传教育工作,在“三将军庙”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同时成立了崇浦农民协会和纸业工会,同年冬天,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支部。其间,不断发展党、团员,建立乡村党、团小组,1928年9月,枫溪500多民众参加的崇安县上梅举行的崇浦暴-动-。1930年3…[详细]
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
  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乡原金砂中学校园内,年代为1927年。简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坐东向西,占地880平方米,高两层,敞开式走廊,南侧设一楼梯,悬山顶。楼前为雨坪,围墙及半圆形拱门。1927年10月25日,在罗秋天主持下,中共永定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在金砂公学举行,有代表20余人。会上成立了中共永定区委,罗秋天为书记,罗秋天、张鼎丞、卢肇西为常委。保护范围:东至山顶,西至围墙外50米,南至中学综合楼外墙,北至小溪。2018年,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溪南兵工厂旧址邹公庙
  溪南兵工厂旧址邹公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中心小学校园内,年代为1927年。简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坐西向东,方形,土木结构,通面阔10米,通进深16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及两侧回廊组成,中为天井。1927年10月,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闽南特委作出“闽南以平和、永定为中心”组织农民暴-动-的指示,并对永定农民暴-动-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永定区委迅速把领导力量转向农村。永定区委结合实际培养积极分子,健全和发展党团组织,并秘密发展铁血团组织,进行军事训练,于1927年10月由溪南区党组织在邹公庙创办兵工厂。保护范围:东至公路,西侧外墙向外延伸20米,南至校舍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