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厅提出的172处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8处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现予公布。
叶家山墓地
  叶家山墓地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西周时期墓地。处于漂水东岸一南北走向的椭圆形岗丘,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2011~2013年发掘西周时期墓葬140多座,7座马坑,墓葬绝大多数都有随葬品。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等遗物,多座墓葬出土青铜器上见有“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该墓应是与曾国有关的一处墓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详细]
连舜宾墓
  连舜宾墓位于广水市陈巷镇虎弼冲村。北宋墓葬。坐西朝东。封土堆原高3.5米,底径15米。封土堆周围残存2米多宽、200米长、用黑牛石砌成的石墙,墓碑、牌坊均已被毁。连舜宾,北宋处士,其父连正患病后,终身不仕,孝侍病父,德行远播乡里,潜心教养四子,与“兄弟状元”宋祁、宋庠和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师生之谊。天圣八年(1030),客死云梦。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初四安葬于现址。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仰其功德,为其撰写了墓表。连舜宾为-民党荣誉主席-的先祖,该墓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有重要价值。…[详细]
万家岭墓群
  万家岭墓群位于仙桃市剅河镇左脑村,汉至唐代墓群。东西向分布于一处较高的岭地上,面积约3.2万平方米。东部地表现存一座较大的封土堆,直径约40米,高出地表3~4米,俗称“仙女山”。采集到汉代的四耳网纹瓮、晋代的青瓷罐、唐代的双耳罐等珍贵文物,其中四耳网纹瓮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墓砖一般为素面,也有带菱形花纹的。该墓群面积较大,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详细]
冢子台墓群
  冢子台墓群位于天门市佛子山镇南巷村,汉至唐代墓群。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地表可见9座封土堆,直径20米左右,残高1~2米。采集有绳纹、几何纹墓砖。该墓群面积较大,封土堆数量较多、保存较好,学术价值较高。…[详细]
墩福影壁
  墩福影壁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墩福村,明代晚期“楚府仪宾”董曰壮府第遗存。砖雕。高5.2米,宽4.35米,厚0.5米。瓦顶采用硬山屋面,铺作用四铺作斗拱,上身部分采用廊心墙做法,下肩须弥座式。上身壁面由一块块雕花面砖贴砌,上部中心是双龙抢珠;下部中心是鲤鱼跳龙门;右边是山石、松柏、梅树、虎,左边是山石、松柏、花草、梅花鹿、喜雀;围绕壁面镶嵌一周牡丹、海棠。壁面左右两侧装饰两根砖雕立柱,柱上端有雕画额枋,额枋上置斗拱和檩、椽。下肩饰莲花、狮子戏绣球、云纹等。该类型影壁在我省内极为少见,对研究明代建筑历史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坳上老屋
  坳上老屋位于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历时20年建成。坐东朝西,占地约2800平方米,前檐高5米,嵴高7米,全长35米,前宽70米,后宽80米,平面是并排五间,有三道正门,两道偏门,纵向一路三进,整体成扇形。有天井27个。该老屋为我省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详细]
阚家塘古民居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西约30米处建有私塾。该民居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技艺之精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阳新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太子镇老街,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学生兼候选县丞李枫泉、李超凡二人提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由主屋、侧屋、后院组成,占地十余亩,后在1930年被毁,现存建筑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60米,为单檐砖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滚龙屋嵴。宗祠内有戏台、看台、天井2个、正厅、后厅及神龛。该祠对于清代祠堂研究具有较高价值。…[详细]
白竹园寺
  白竹园寺位于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部,是枣阳、唐河、桐柏区域内最大的佛教圣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竹园寺始建于元至正元年,距今已674年。历代多有修葺,到清朝有前殿、观音殿、伽蓝殿、偏房过道、僧斋寮室等房屋二百余间,僧众一百余人。由于历代兵燹战乱,庙宇屡建屡毁,只留存前殿及部分斋房,保留的前殿建筑高大,殿高4.5米,宽12米,木雕精湛,装饰精美,展示了鼎盛时期竹园禅寺的辉煌。目前,正在重修庙宇,保护维修前殿,重建中殿和后殿。石塔为和尚圆寂后归葬之所。白竹园寺东竹林深处,散布着十数座石塔,有六角形、八角形,单檐式、多檐式,高的达5米,低的有2米,高低错落,风格各异。石塔有的制作简单,用…[详细]
高公村桥
  高公村桥位于枣阳市太平镇高公村。清代建筑。平梁式石桥,青石垒筑,浆米汁拌石灰沟缝,六墩七孔。桥通长15米,宽3.1米;桥面由五块平均宽0.6米,长2.2米的长石条拼成;桥墩高为3.2米,两端为椎形。桥两端砌有厚0.8米,长约20米的青石护坡,呈“八”字型。桥旁保留有记事碑一通。该桥结构简洁,设计合理科学,在枣阳交通桥梁史上具有较大意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