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9月1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经陕西省政府2008年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将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54处)及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陕政发〔2008〕45号
石泉汪氏民居
  石泉汪氏民居时代:清地点:石泉县中池乡中心村120、122、127、137号保护范围:东、西以民居为基础,各延伸5米,南、北两侧至民居。建设控制地带:A区东至关池公路,西临池河,南、北同A区。2008年,石泉汪氏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泉老街及城墙
  石泉老街及城墙时代:清地点:石泉县老街西门保护范围:(1)老街:南临滨江大道北边,西到城门楼外5米,东至东城门外3米,北以老街民居檐水各外延3米。(2)城墙:城墙内外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面外延10米。2008年,石泉老街及城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熨斗古镇
  熨斗古镇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城汉江以南50公里,与汉阴县、西乡县、镇巴县相邻,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熨斗镇名称历经多次变迁:据记载,清嘉庆23年前该镇名为永兴场;道光年间当地遍布60多架筒车,浇灌着两千多亩良田,该地由此更名为筒车坝;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车被毁,筒车坝名不副实了,又改名熨斗镇。其由来是,当地有个构家坝,有水田百余亩,其地形酷似烫衣服的熨斗,故以此得名熨斗镇。熨斗镇是石泉县历史上有名的古镇之一,四十分钟就可抵达西乡县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陕入川。据祖居熨斗镇的老人们讲:解放前在镇下街头立有一个闸子门,门额-“川楚通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为…[详细]
东龙山双塔
  龙山双塔龙山双塔,在商州区5公里的赵峪街办东龙山村。双塔屹立在东龙山上,丹江东岸。两塔一南一北,相距为300米。南塔7层,北塔8层,均为砖建,楼阁式,属明代建筑。塔形古朴,秀丽,为商州区近郊增色不少。…[详细]
商州郭氏祠堂
  商州郭氏祠堂时代:清地点: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上集村保护范围:祠堂四周外墙滴水向外各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延20米。2008年,商州郭氏祠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镇安黑龙庙
  黑龙庙时代:清——民国地点:镇安县西口回民镇上河村保护范围:东至龙洞河东岸山根,西至庙后50米,南至龙洞涌出口南岸山根,北至通向湖北关公路南边。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延伸100米。2008年,镇安黑龙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镇安朝阳观
  朝阳观朝阳观在镇安县城西南79公里的木王镇月坪村龙首山上。朝阳观卧居龙头形高地,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00余平方米。正殿有三重,两院四厅配殿、钟楼、鼓楼、戏楼(已废)、僧房、净乐宫相互映衬,庙宇雄伟壮观,庄严质朴。其真武殿是镇安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建筑。A区:南至吃水涝池以下200米,北至龙头山北最高点北沿以下200米,东至朝阳观东下200米,西至朝阳观西下200米。B区:东至猪尾巴骨,西至闫王槽上台子,南至龙头寨垭横崖线,北至尼姑坟垭。…[详细]
镇安倪氏民居
  镇安倪氏民居时代:清地点:镇安县铁厂镇新民村保护范围:东至倪氏民居磨房外延10米,西至原厕所粪池,南至公路北沿,北至倪氏民居后檐口向北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向东外延50米,A区向西外延50米,南边至黄龙铺河北岸,A区向北外延伸200米。2008年,镇安倪氏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镇安刘氏民居
  镇安刘氏民居时代:清地点:镇安县云盖寺镇黑窑沟村保护范围:(1)东院:东至刘氏民居后檐以东30米,西至刘氏民居道场坎外30米,南至刘氏民居以南30米,北至刘氏民居以北30米;(2)西院:东至公路西沿,西至山根50米处,南至刘声远住房南山墙外10米处,北至刘氏民居北边后头沟。建设控制地带:东院A区以外四方外延100米,其余三方各外延100米。西院A区以外东至黑窑沟河西岸,其余三方各外延100米。2008年,镇安刘氏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米粮寺
  米粮寺时代:清地点:镇安县余师乡米粮寺村保护范围:东至米粮寺庙垭山根,西至公路边,南至米粮寺南100米,北至地母庙后50米。建设控制地带:南至烈士墓南山根公路边,北至地母庙垭最低点,东至山根公路内沿,西至小仁河道东岸。2008年,米粮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