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9月1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经陕西省政府2008年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将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54处)及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陕政发〔2008〕45号
七尉墓
  七尉墓(七尉坟)时代:唐地点:永寿县城东北渡马乡翟家山村之西南保护范围:五个封土四周分别向外延伸4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1米。2008年,七尉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太王陵
  周太王,姓姬,名亶父(拼音:dǎnfǔ,中古拼音:tanxpyox),又称古公亶父,是西伯君主,周朝之先祖。因广施仁政,令不少部落归附。周灭商朝后,认为“王气”始于姬亶父,故追尊为太王。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民众的爱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族,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详细]
三义墓
  三义墓时代:春秋地点:韩城市巍东乡堡安村保护范围:墓园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20米。2008年,三义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杜康墓
  杜康墓类别:古墓葬时代:清地址: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详细]
白水雷公墓
  雷公墓位于大雷公村东凤凰沟畔,距白水县城仅3公里之遥,专线贯通,十分方便。墓地3亩,内有雷公亭,雷公碑和唐宁石柱,瓦当。雷公庙在雷公村内,文革时被毁,后村民集资重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二日为雷公庙会日,千人万众,云集这里,进行祭祀活动。雷公,名祥,白水县冯雷镇大雷公村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之一,黄帝时任处方(即医药官),能医善陶。既是中国医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陶器的发明者,因其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奉。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冯雷镇大雷公村乘车线路:白水县乘车至冯雷镇,在后乘小巴到大雷公村可达…[详细]
郑桓公墓
  华县郑桓公墓郑桓公墓位于陕西华县西关螺钉厂后院中西侧。长20米,宽15米,总面积300平方米。郑桓公(?—公元前771年)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庶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姬友,史称郑桓公,又因为郑国是三等诸侯国,国君为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1年)西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郑桓公阵亡,战马驮尸返回郑地,葬身于此。虽历经27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接受世界各地郑氏后人的拜谒。郑桓公墓墓地原有3间郑桓公祠及一座功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详细]
东阳墓群
  东阳墓群时代:商周、春秋、战国、秦地点:华县东阳乡核桃园村保护范围:华县东阳乡核桃园以东,江凹村以西,李寺村以南,郭村以北;东西1500米,南北2000米,总面积300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2008年,东阳墓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十三墓
  李十三墓时代:清地点:渭南市临渭区吝店乡李十三村保护范围:以墓冢边缘为中心,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李十三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鲁女墓
  张鲁女墓时代:东汉地点:勉县城温泉镇光明村东保护范围:东大殿后墙滴水50米为界,北20米光明村二组坡地为界,西60米光明水库排洪沟,南80米光明二组坡地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北、南各外延100米,西同A区。2008年,张鲁女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樊哙墓
  樊哙墓位于城固县北十里五郎庙乡黄家村。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樊哙墓又名樊哙台,是在平地用土垒起,圆形平顶,高20米,占地面积十亩零六分。墓前正中竖碑一通,上刻隶书“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墓周围有大小柏树28棵,古药树(黄莲木)7棵,其中墓前一棵盘根错节,遮天蔽日,高约30米,直径0.6米,约在300年以上,十分壮观。据《水经注》载:“湑水经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舆地纪胜》载:樊哙台在城固县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旧经》云:“樊哙所筑也”。清《城固县志》卷二陵墓有“舞阳侯樊哙墓西北十里黄家村”。清《陕西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