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

三江侗族自治县景点介绍

  欢雷门——欢雷门面向正东,俗称东门,东门由城门和城楼两个部分组成,下层为门,上层为楼。门有砖石门洞和厚杉板门,门洞深一丈,高九尺,两扇优质杉木门,厚五寸,每扇重约250公斤,非常牢固,城楼建在城门之上,楼宽深一丈五尺,高二丈,旧时登楼东眺,可见河中商船帆影点点,城内街巷人来人往,商贾集市一派繁荣。明万历十九年春,知县苏朝阳带领下属官员及地方名流乡绅,为东门奠基举行隆重奠基典礼,当时和风送暖,晴空万里,周围十乡八寨的村民无数。就在奠基典礼……[详细]
  治定门——北门位于丹洲城墙的北面,名曰治定门,城楼名曰北帝楼,丹洲城墙四门与城墙作为一个整体,建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万历二十年竣工。治定门是四城门中仅存的明朝古建筑。明朝桂黔边界地域多属大山区,被称为不毛之地,且属少数民族居多,文化落后,经济极不发达,常有少数民族不满汉族官吏的欺压举行起义、占山为王,因此战火不断。苏朝阳迁丹洲后修了城墙,此门正朝北方黔桂边域,取名“治定”,以寓通过施政管理从此太平之意。其实,明、清、民国时期……[详细]
  闽粤会馆——闽粤会馆,又名天后宫。它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一个在此经商无后代的薛姓老者花银数千两独资修建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会馆按福建漳州一带的天后宫建造,坐西朝东,西为正殿,东为前殿,南北为厢楼,正殿中央塑妈祖像一尊,供南来北往的商家大贾们祭祀、供奉。前殿与正殿连为一体,气势恢宏。会馆高墙碧瓦,墙上彩绘古朴精美,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之一。闽粤会馆有两幅对联:第一联:浩浩其天盛德在水,明明我后正位乎坤。横批“闽粤一家”。上下联第四……[详细]
  东寨飞山庙——唐末五代时期,侗族社会从原始氏族社会直接跨越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以血缘为基础,以地缘为纽带的款组织也正式成型并得到长足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这时期侗族“飞山王”杨再思经营飞山时,偏安乱世,维护一统,既不称王、也不称霸,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团结和睦、融合发展,得到了中央政权的认可,形成了历代备受推崇的飞山精神,随后侗族人民村村寨寨立庙祭祀。景区飞山庙位于东寨,农历的每月初一、十五进行日常祭祀活动,在农历十月二十六对……[详细]
  景区里有体量宠大的吊脚民居,都是源于百越“杆栏”木结构建筑,俗称吊脚楼。景区里的这种吊脚木楼,代表了侗族群众生活起居的居住文明,侗族的房屋吊脚楼都是用杉木建造的,它和风雨桥、鼓楼一样都是侗族木构建筑艺术的代表。这种房屋一般为三层,有的两层,有的四层,其中的二楼、三楼的外柱向外挑出数尺,用作走廊或都扩大居室面积,这样整栋楼四周就会出现吊脚柱,便叫吊脚楼。在工艺上都是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技艺,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梁方斜穿直套连在一起……[详细]
  岩寨鼓楼——岩寨老鼓楼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1932年曾经做过一次大修。2005年,为了增强村民的内聚力,在原老鼓楼的基础上扩大修建一座新鼓楼。该鼓楼高近三十米,檐层15层,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组成。……[详细]
  平寨鼓楼——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鼓楼面阔三间,是中间重檐的悬山顶形式。这是侗族鼓楼建造的最初形态,是目前三江境内保存较为古老的鼓楼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平寨动工兴建新的鼓楼,它占地169平方米,高约25米,共17层檐,总造价约150万人民币,是一座独柱鼓楼,比2006年建成的岩寨鼓楼还高2层,是景区里目前檐层数最多的鼓楼。……[详细]
  马安鼓楼——四边形7层檐,楼高12.6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985年进行过维修。该楼边数的偶数与檐层的奇数相结合,体现出侗族建筑阴阳和谐的原始宗教观念。门楣上的乾坤卦反映了侗族社会追求天地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一面牛皮鼓架在鼓楼和正中,说明这是击鼓号令众人的地方。楼塔顶上装饰着吉祥的葫芦宝串,象征着鼓楼在保佑村寨的吉祥如意。……[详细]
  普济桥——又名孝庙桥,建造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该桥是景区中唯一保全有关公、文曲星、魁星和土地神四种宗教元素的桥梁。它连接岩寨和大寨,桥长50多米,宽4米多。桥架主体为五段三层交岔衔接而成,纵向使用135根条木,其中两端的四根“地龙木”直径达到85公分。整座桥设计合理,不仅美观,也坚固耐用。桥中间设有四间神龛,分别供奉关公、文曲星、魁星和土地神的神位,证明了侗乡风雨桥是文化之桥。……[详细]
  合龙桥——位于岩寨和平寨的交界处。始建于1814年,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是景区内又一座古桥。曾被洪水冲毁三次,现存桥为1941年修复。该桥顶部有青白二龙戏珠,象征着双龙共同守护村寨,同时也记录当年建桥时,由当地两位有名的木匠分别从桥两头开始修建,然后在中间对接的史实。桥长42.8米,宽3.78米,水面至桥廊高9米。桥上有桥廊可供行人避雨休息和村民不时聚会座谈。桥廊用36根木柱支撑,每边13根,两侧木制板作桥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