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阿坝州旅游

阿坝州景点介绍

  嘉绒藏族最具典型的村落——西索民居,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建筑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鲛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进入寨子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把各家各户紧紧连成一片,走在青石板小路上,恐音在高耸的石壁间回响,在细长的小道中延展,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瑕想。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形成和谐的整体,鲜艳的图腾,房顶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别具一格的石头建筑,给……[详细]
  大藏寺全名是甘丹大藏恒林,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大藏是汉语“功德0”之意。大藏寺是由嘉绒高僧阿旺扎巴大师于公元1414年所建,是他修建的108个寺庙中的最后一个,至今有950多年历史。大藏寺全名是甘丹大藏恒林,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由于其悠久的寺史及规模,大藏寺被尊称为“札仓第二”。大藏寺至今仍保存着乾隆皇帝所赠送象牙印章一枚、乾隆所供织棉布料、玉赐天衣及五佛冠、历代圣旨及诏书,明代大将军……[详细]
  直波碉群位于松岗乡直波村境内,共2座,依山势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内、北碉在村北山脊上,两碉相距50米。其外型均呈八角形,内呈圆形,整体由下往上渐内收成锥体形。材料由石块和泥砌墙,内用木质楼梯上下,南碉内径8米,外部每角两侧边长2.05米,墙厚0.95米;碉高29米,共7层。第一层底部西墙中部开一门,高1.80米,宽0.90米;第四层东墙中部及第五层南墙上各开一道小门,高1.40米,宽0.80米。东南墙上每层均开有1-2个竖长方形燎望孔。西……[详细]
  卓克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人杰地灵,是嘉绒藏族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地方,自然风光秀美,树木葱茂,绿水环抱着青山,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嘉绒儿女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勤劳、善良、智慧的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和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境内有雪马山、纳足红叶风景令人暇想、留连忘返。雪马山距马尔康县城50余公里,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查各贡巴毗邻。雪马山的胸部以下,披着茫茫的原始森林和宽敞的高山草甸,有一股浓浓的北欧风味。森林和草甸中,分布着十于个清秀端庄的……[详细]
  白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岷山南段东麓,弓杠岭的东北侧。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4度2分-104度12分,北纬33度11分-33度17分之间,总面积约2万公顷,属九寨沟县(以前南坪县)白河乡,是以保护金丝猴为主的保护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金丝猴主要生活于四川西部、贯州、云南、甘肃和陕西南部以及湖北西部,因分布地域的差别而出现川、滇、黔三个地理亚种。由于它们的稀有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美名来源于它们全身具有光亮如丝、长而……[详细]
  大录藏寨位于大录乡,属九寨沟县保存较为完整的村寨,古老的木屋,片木屋顶,充分体现九寨沟县藏族古老的原始风貌。具有藏文化特色的村寨寺庙、转经筒、经幡、隆达、磨房、晒架、廊桥等众多景观烘托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和藏乡氛围。九寨沟大录藏寨的木楼是一种石木结构的楼房,2至3层不等,立圆木为柱,四周砌石墙,墙上搭木铺木杆,再铺土夯紧。底层作畜圈,二层以上四周用木板围墙,各房间也用木板间隔,作客厅、经堂、厨房、卧室。各家房屋座向不一,房前屋后及寨前均立经……[详细]
  勿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九寨沟县城东南面,距县城45公里。保护区核心面积36349公顷。区内脊椎动物47科170种,其中国冢重点保护动物26种,除有54只大熊猫外还有金丝猴、牛羚、白唇鹿、雪豹、金钱豹、火冠鸟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森林植物56科、127属、278种,其中名贵树种达10余种。景区内甲勿池景点属高原大湖泊,全长6公里,甲勿池四周群山巍峨,生长着以冷云彬为代表的数十种自然植物,每当春夏季节,百鸟鸣啾,红、粉、蓝、紫、白等五颜六色的……[详细]
  “甲蕃”藏语意为“王”,“甲蕃古城”王者之城,位于九寨沟著名的风景区甘海子,炎、黄二帝均系此出,美丽的甘海子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据历史记载与考证,大唐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大唐激战于松潘,后演绎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传奇故事。其军队经神仙池、甘海子达松州,留下大量古营盘、藏羌等遗址。甲蕃古城座落在九寨著名的甘海子风景区,守九寨与黄龙必经之路,是进入九寨风景区的门户,优质生态的九环线为甲蕃古城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将九寨风景区、甲蕃古城、……[详细]
  锅庄坪是进入海子沟的必经之地,距离沟口3公里。方圆300多亩的高山草甸被众多的白杨树、杜鹃花围绕。树林里生长着各种野生菌类,如松茸、羊肚菌、老婆菌等。相隔的三座白色佛塔屹立在锅庄坪山脊,与远方的四姑娘山遥遥相望。这些白塔是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四位姑娘而修建的。传说四位姑娘羽化的日子是农历五月初四,因此每年的这一天,方圆百里之外的群众都会到锅庄坪来祭祀四姑娘山神,一是感谢山神的恩情,感谢山神让村村寨寨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二是求山神保佑全家平……[详细]
  大海子为高山洪积物冲积成的洪积扇阻塞沟谷所形成的堰塞湖泊,位于海子沟17公里处,面积20余公顷。大海子湖水碧波荡漾,水草丰茂,丛林绕岸。藏语称大海子为“措乾”,来到海子边,千万不要高声喧哗,如果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会震动湖面气流,气流瞬间形成雨水降下来,让你无处藏身。大海子区域分布着蔷薇科灌木丛、杜鹃类灌丛以及高山草甸,有报春花类、紫菀类、绿绒蒿类等多种多样的高山花卉,还有冬虫夏草、川贝、羌活等名贵中药材。高原山鹑、灰头鸫、狐狸、牛羚、赤……[详细]
  木骡子位于四姑娘山北面山脚,是一个海拔3760米的大草坪,宽阔而平坦,是景区内植物最为丰富的地方,适合骑马、赏花、露营。木骡子内的高山草甸以及沼泽,被以四川红杉为主体的高山暗针叶林包围,形成壮观的植物景观特色。这里生长着凤毛菊、水母雪莲花、知母、红景天等高原特有的植物。还可观赏到岩羊、雪豹、喜玛拉雅旱獭、蓝大翅鸲、高山领雀以及某些大型猛禽等高海拔珍稀特有动物。……[详细]
  巴郎山藏语叫巴郎拉,意为怪柳山,海拨5040米。举目远眺,奇峰突起,峰峦重叠,峭壁嶙峋。沿途高山草甸,犹如一幅幅巨大的地毯覆盖山间,成群的牛羊怡然自得。蓝天白云间,茫茫的云海浮动山腰,将雄浑的山脉分成上下两部份,上面是野花缤纷的高山草甸,下面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巴郎山的上下山路和垭口地区,海拨超过4000米,山高坡陡,但其景色极为美丽,白云如海,雪山连绵,草甸起伏,“无限风光在险峰”翻越巴郎山,峰回路转,朝晖夕阴,烟霞漫漫。“立马秋风……[详细]
  架设在小金县达维老街东侧300米处的河岸上的小木桥,被称着达维会师桥,是一处著名的革命纪念地。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二师四团,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来到与达维古镇遥相对应的半山坡上,与正执行任务的红四方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泽东、-、-带领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进抵达维,在达维桥头受到红四方面军九军二十五师所部的热烈欢迎。当晚还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1961年,该桥和“懋功会议”遗址同时被四川省人……[详细]
  两河口会议会址位于小金县城北70公里两河口镇的关帝庙,主体建筑已毁无存,现仅余后部马房。为消除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战略方针上的分歧,进一步统一认识,实现团结北上的方针。1935年6月26日至28日,0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秦的错误主张,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否定在甘肃南部建立根据地的主张,为创造川陕甘革0据地奠定了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基础,同时也拉……[详细]
  “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座落在金川县安宁乡东南200米处,距县城30公里,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御碑的碑座由一整块花岗石錾刻的立体托鼋制成,碑体由一整块长4.5米的青石加工而成,上面刻有汉、满、臧、蒙四种文字。宝顶由花岗石錾制而成,周围是“二龙戏珠”浮雕图案。碑高4.50米,宽2米,厚1.30米。碑下为龟座,座高0.80米,长4.30米,宽2米。该碑外建有碑亭,以保护该碑。碑亭平面呈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