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宝鸡市旅游

宝鸡市景点介绍

  西武当位于陕西东南的八渡镇桃园、沙盆沟、大力村之间,南北长5 公里,东西宽4 公里,面积12 平方公里,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小牛心山崎立于旁,周围八沟、八河分布,地形地貌别具特色,景色奇特,气候宜人。 西武当属道家山场,山上庙宇据传始建于春秋,初时为石磊壁墙茅庵小庙,历经各朝修建,规模随之扩大。“晴天蓝空绕白云,雨后清爽映彩虹。”西武当自然景观奇特,景色秀丽,风光迷人,飞禽走兽繁多,植物种类俱全,青阳峡、龙头峡合围环抱牛心山,顺龙头峡……[详细]
  雷音山景区地处宝鸡市陇县天成镇范家营村,依关山、傍蒲水,山水风光自然天成。非子牧马、流芳千秋、尚书故里、人杰地灵、丝绸古道、雄关锁钥、关山夜月、弦蒲名薮,跻身陇州八景。景区地处宝鸡、天水、平凉金三角位置,距宝鸡市86 公里。景区占地面积4000 多亩,由旅游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民俗体验区、垂钓娱乐区,宗教活动区五大板块组成。景区配套设施完善,已建成休闲购物街、仿古式景色门楼、 雷音山景区柿树林休闲广场、水上游乐场、休闲垂钓中心、景区环……[详细]
  灵山景区位于宝鸡市凤翔县城西的灵鹫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遇见灵鹫鸟而得名灵山。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和0亭为灵山八景。是以挖掘和整合灵山“祈福文化、天象文化、佛文化、先秦文化、民俗村寨文化和山水文化”为内涵,以“灵性崇拜、山水休闲、佛文化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山水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以佛文化体验为主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区。景区划分为“民俗文化体验、佛文化观光、山水休闲度假”三个大功能区,十一个片区(民……[详细]
  宝鸡民俗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公园南路,由原青铜器博物馆旧址改建而成。宝鸡民俗博物馆利用西府民俗文化资源,以民俗文化实物、文字资料、民俗事象为依据,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生动真实地展示宝鸡民俗文化。宝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独具魅力,有“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宝鸡民俗文化形态,传承、弘扬西府民风民俗,宝鸡市利用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旧址,改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详细]
  接引寺位于宝鸡市陵塬乡长寿峪,顺北坡森林公园路向北3公里处,是继森林公园里金台观、金顶寺、长寿观、五胜宫后有一奇特景观。接引寺始建于隋朝,原占地138亩,文革后仅剩36亩。依山傍坡,地形优美,为座椅状。大雄宝殿坐落中央,左右扶手处建有庵堂数间。寺内外柏槐环植,古树参天。春天花草漫颇,鸟语声声,绿映溪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寺中有清泉井一口,泉水甘洌,饮之疗疾,时人谓之神泉。神泉流溢与岩石相撞时……[详细]
  卧龙寺不仅仅是地名和单位的代名,它依然矗立在古陈仓--宝鸡。其古朴典雅,气宇轩昂,雕梁画栋,优美清静。寺院游人较多,香火也很旺,周围的人讲,这都是界如法师率僧和众居士化缘募捐建设而成。卧龙寺在今宝鸡金台区陈仓镇龙丰村境内,距宝鸡东郊10公里处,陇海铁路以北。原名禅静寺。唐玄宗入蜀曾住宿于此,便赐名卧龙寺。清康熙帝访师陈仓,御书寺额。其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据考证,卧龙寺始于隋盛于唐。尉迟恭曾监修扩建,唐玄奘天竺取经也曾在此留宿。历经130……[详细]
  蜂泉山位于宝鸡市西部山区的六川河境内,距宝鸡市四十公里。山上景色秀丽,古树参天,庙宇密布,环境优雅。蜂泉神洞、30多间庙宇与山中蜂泉汇成的涓涓山溪,构成了一幅景色优美的画卷。蜂泉山交通便利,省道千北公路穿境而过。从宝鸡市出发,有南北两条路线可达。北线由宝鸡市乘车经县功、上王、司街、南关村即可到达山门;南线由宝鸡市汽车东站乘车经硖石、六川河、车辙至宽滩村即可到山下。蜂泉山是泰岭山脉支系,属浅山森林区,古称西灵山。清雍正四年,上王人王琨重修……[详细]
  大明寺位於陕西省扶风县段家镇,前身为福荫寺,始建於隋大业元年(605年),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中。相传,隋炀帝惕贲为纪念其父隋文帝的功业,保佑江山永固、福荫子孙万代,与太陵旁边创建了此寺。内於福荫寺的创建有皇帝支持,所以当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安史之乱”各国热逐渐衰弱,福荫寺和其他佛教道场一样,也随之香火日少,武宗灭佛,福荫寺也在劫难逃,殿宇佛像全部被毁。明洪武、清乾隆和道光年间,福荫寺曾三次重修和补修,再次兴盛,较以前规模更大,僧人……[详细]
  野河山旅游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宝鸡扶风县,距西安120公里,宝鸡100公里,法门寺10多公里。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唐杨贵妃的出生地,贵妃叔父唐宰相杨国忠之父杨殉埋葬之地,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黄土风情和人文、森林、丘陵、大山古融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不仅自然景色迷人,而且人文景点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内有建于隋唐时的法门寺下院九眼凤泉寺和法门寺众僧圆寂塔院,日渐与法门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位于凤泉寺北一公里处兴于唐……[详细]
  凤翔县博物馆位于凤翔县城文化路西段,与著名古迹秦穆公墓相毗邻,是全民所有制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凤翔县文化旅游局。1959年曾成立凤翔县博物馆,1962年撤销,之后全县文物业务归县文化馆管理。1982年7月成立凤翔县雍城文管所,办公地点在东湖园林内。1984年5月,成立凤翔县博物馆,与雍城文管所两个牌子,一套班子。2001年,在县城文化路建成新馆,2003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保管条件一流,档卡完备,率先实现宝鸡市县级博物馆文物库房规范化……[详细]
  地处秦岭南麓的凤县,被誉为“栈道之乡”。凤州古城雄踞栈道要冲,称“栈道第一城”。史料记载,“栈道有四、凤占其三”。那就是有名的故道、连云道和陈仓道。这三条栈道的东西两侧还有三条较短的回车道、唐仓湖田道和河池关河池郡道。这些栈道连成了古凤县全境的栈道交通网。凤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运兵出岐伐魏,曹操南下征讨张鲁,安史之乱唐玄宗离京入蜀,陆游据守大散关抗击金兵,乾隆帝派兵捍卫西藏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为栈道留下了永……[详细]
  青峰山位于太白县东北高龙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系太白山北部支脉,最高峰海拔2242米,景区地处山之阳,依古寺所建位置分为中峰、北峰、东峰、西峰和南峰5个景区。整个景区为群山环抱的山巅小盆地,呈现莲花状,,地形平坦开阔,五峰环状相连,林间曲径幽邃,古刹遗址壮观。据史载,青峰山于南北朝时初建青峰禅院(即上院),盛于唐代,鼎盛时期有僧尼近千,为唐皇室进香朝佛之名寺。后晋天福二年(937)又建万寿禅院(即下院)。古青峰禅院殿宇气势壮观,回廊阁……[详细]
  龙华山位于太白县咀头镇北沟村,在县城以东3公里处。为太白县境内又一处道教胜地。龙华山在青峰山与冻山之间,是其余脉中一奇异阶地,整体山势似鲲鹏展翅,坐东向西,气势不凡。道教建筑群分布于龙华山山腰,掩映于茂密的松杉林木之中,肃穆庄严,巍峨壮观。龙华山山门前,北沟河由北向南顺山麓而下,一座石桥通向第一道巨大的山门,拾级而上,第二道山门又巍然矗立,两尊巨大石狮雄踞两边,山门上方“龙华山”三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高大的门柱上有联曰:“山连太白东来紫……[详细]
  药王洞位于陇县城北一公里处的尹家坡村东,依山面水,竹苞柏翠,洞亭错落,殿阁掩映,清幽雅致。药王洞建自唐代,原名谷神观。宋、金对峙时期,名医马钰曾隐居于此,并与妻孙不二同拜王重阳为师,开创了道教全真教的遇仙派。元朝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封马钰为“丹阳抱玉真人”,因马钰曾在这里修道,故谷神观又改名为丹阳洞。金正大四年(1227),为了纪念马丹阳、丘处机,重新修葺,增建了丹阳洞、丘祖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陇州知州李经芳又……[详细]
  陕西省关山公园位于陇县西南35 公里的关山林区,总面积6982 公顷,规划有向阳川、八龙潭两个景区,60多个景点。是一处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草原风光为陪衬,具有多功能的山岳型省级旅游胜地。这里自然风光以谷为幽,以林见郁,以水示秀,以云而神,公园气象景观独特,植被垂直带状分布明显,碧潭、飞瀑相映成趣,古树参天蔽日,草原辽阔柔美,马群遍野,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美誉。景区内规划有大型跑马场、彩弹射击场、模拟高尔夫球场、高空滑索、滑雪滑草、攀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