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4A级风景区介绍

61、江山半岛 AAAA
江山半岛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南端的北部湾畔,面积208平方公里,是广西最大的半岛,现有人口1.7万人。规划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半岛东南岸,面积6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2公里。沿岸分布着众多的旅游景点潭蓬古运河白沙湾大平坡白浪滩白龙珍珠港月亮湾白龙古炮台怪石滩有号称中国第一大滩的白浪滩,中国唯一的海上运河----潭蓬唐代古运河,始于汉至今仍出产享誉海内外的南珠产地----珍珠港,面积达16000亩连片的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气温22.2°C,全年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是滨海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1994年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月亮湾位于江山半岛东侧的牛头山脚下,东面与防城港隔海相望,相隔仅几百米,因其形似弯月而名。月亮湾由3个湾组成,沙滩长约2公里,水面平稳,沙质细软,洁净金黄,滩后防护林带郁郁葱葱。月亮湾现已开发为海滨公园,是游人漫步观海、嬉水娱乐的好去处。月亮湾大平坡位于江山半岛月亮湾西南侧6公里处,因其极为宽广而平坦又名白浪滩。白浪滩宽1—2、8公里,长6公里。沙质细软……[详细]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30万部队,在桂北湘江以东地域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线。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突破了湘江线,继续北上抗日。经聂荣臻元帅建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在广西桂林兴安县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1996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碑园坐落于兴安县城狮子山,占地10万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大型群雕、纪念碑、陈列馆、闽西革命烈士雕塑、廉政清石园,在建的项目有湘江战役新陈列馆和湘江战役烈士碑亭。群雕为灰白色花岗岩雕凿,长46米,高11米,由四个巨型头像和五组浮雕组成,它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线的壮烈场景;纪念碑高34米,耸立于狮子山顶,上部为三支直插蓝天的步枪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下部为圆拱型碑亭;纪念碑和群雕由一线四折共184级台阶连接,陡峭的台阶寓意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线的曲折过程。陈列馆位于狮子山北山脚,馆内陈列着湘江战役军事模型图、红军长征过广西路线示意图、中央领导……[详细]
凌云茶山金字塔
  茶山“金字塔”景区位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境内,距离县城24公里。景区最高海拔1100多米,由大大小小50余个茶峰组成,茶园连片面积10400亩,景区犹如一座座绿色“金字塔”重叠拔节,气势辉宏。已开发了茶王阁、茶圣亭、茶仙亭、游客采茶园区等景点和茶叶加工工艺参观、制茶体验,茶道、山歌表演、茶山别墅、餐饮等旅游项目,是集采茶、制茶、品茶、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之一,2010年获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茶山“金字塔”景区海拔高,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爽,游茶山“金字塔”,犹如超脱凡尘,净心养性。在茶圣亭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峦次第排列、渐去渐远,天山相接,让你仿佛置身人间天堂。至茶仙亭,那身着迷人民族服装的瑶族姑娘挥舞银指,一边采茶一边放开歌喉,悠扬的山歌从茶园里缓缓传来,让你疲惫的身心荡然无存。是在茶王阁,代表凌云千年古府文化的民族耕作和生活用具、魔罐茶、瑶妹敬茶歌犹如一股山泉,从你心际间轻轻滑过,让你在瑶妹的歌声中走进没有干扰的梦幻中,……[详细]
64、容州古城 AAAA
容州古城
  容州古城是容县最负盛名的旅游景区之一,由容州府、真武阁、博物馆、开元寺、贵妃巷仿古特色街及绣江夜景等组成的仿古建筑群,是集历史文化、艺术体验、宗教活动、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真武阁为岭南第一奇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古代江南四大名楼。始建于1573年,至今已440多年。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阁建在唐代建成的经略台上,全部用格木构件榫卯,运用杠杆原理建成,尤其是二楼四根内柱不着地,是中国古建筑一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颁令各州县以所在地之名山大川命名,铜州境内有名山大容山,因改铜州为容州,州治由北流县迁至普宁县,这是容州得名之始。一千四百年之后,踏上这座桂东南边陲的小城,聆听那悠悠绣江水流过千年的岁月,让人仿佛梦回大唐。容州,唐贞观八年(634年)改铜州置,治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市)。以境内有容山得名。元和中移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容县及北流北部地。宋扩大至今陆川及北流南部地。元至元中曾改为容州路。明洪武十年(13……[详细]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北约8千米处是新圩阻击战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殉难之处。2003年开始,县委、政府筹资修建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及护栏,2004年10月竣工并向社会开放。有红军烈士陵园、纪念广场、纪念塔、烈士英名录等。是许多到灌阳县从事红-旅必去之地之一。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打得最艰苦、最悲壮的一次战斗,历时三天三夜。桂林市灌阳县是中央红军进入广西的首站之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纪念园修建了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下立湾战地救护所等红色景点,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广西灌阳县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新圩阻击战发生地。2014年9月,灌阳县对酒海井原有的红军纪念园进行规划扩建,修建了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并将散葬于民间的烈士遗骸归葬到酒海井红军墓。193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为了掩护主力及由中央领导机关编成的军委纵队抢渡长江,突破敌人第四道--线,红三军团所属3个团在新圩与桂军7个团进行了4天的浴血奋战,完成了阻……[详细]
66、柳城知青城 AAAA
柳城知青城
  知青城位于柳城县大埔镇洛崖村,地处融江河畔,是以知青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古镇风光于一体的知青文化创意园。知青城位于融江河畔,座落在依山傍水,风光迷人的柳城县大埔镇洛崖社区,距县城5公里,距柳州市55公里,有209国道和宜柳高速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知青城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是一个以知青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古镇风光于一体的知青文化创意园,2010年成功创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正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青城规划建设五个旅游功能区,主要分为:知青文化体验区、登山观光游览区、融江游览区、龟岭度假山庄区和江滨生态农业度假区;规划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五个一”工程基本完成“一街一馆”及墙体立面改造工程。知青城不仅是观光休闲和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也是人们了解知青文化、回顾历史,进行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知青广场知青广场在知青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当出工集合的广播响起,知青就和农……[详细]
龙州起义纪念园景区
  2015年12月,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法国驻龙州领事馆、铁桥阻击战遗址组成“龙州起义纪念园景区”获得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龙州起义纪念馆即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是纪念邓小平亲自组织、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创建红八军的专题纪念馆。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为“五角星”形钢混结构,陈列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所陈列的文物达300多件,陈列着反映龙州起义的珍贵历史照片和现场照片800多张。在展览形式上,龙州起义纪念馆陈列楼采用现代化的光学手段,通过文物、历史资料照片、场景等多种表现手法,使龙州起义的历史过程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增强了陈列的吸引力,拉近了观众与陈列的距离,提高了展览的效果。中国红军第八军司令部旧址又名红军楼。军部旧址为一幢法式三层楼房,砖墙、本板楼层;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幢中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这两栋楼房原皆为“瑞丰祥”钱庄,邓小平同志1929年到龙州布置起义前期工作,1930年领导龙州起义胜利,创建红八军时,在此办公和居住,为红八军的指挥机关。此期间,邓小平同志……[详细]
西湾旅游景区
  西湾旅游景区位于防城港市区中心,是一个突出“生态、文化、运动、休闲和健康”主题的滨海休闲景区,集观光、休闲、娱乐、康体运动于一体的“西湾游”主要是乘坐旅游船只环游西湾海域,有南线及北线两条海上游线路,行程均为两个小时左右。景区包括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仙人山公园、白鹭公园、西湾城市沙滩、龙马—明珠景区、西湾旅游码头等,是凸显“城在海中、海在城中”、宜居宜业宜游防城港的靓丽城市名片。西湾旅游景区以“都市港湾、城市名片”为主题定位,重点建设西湾海上旅游,北部湾文化广场、仙人山公园、西湾环海景观带等一批项目,是一个集休闲观光、文化娱乐、高档商务和康体运动为一体的高品位滨海休闲景区,被专家组称为是北部湾经济区辐射力最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景区。西湾城市沙滩位于西湾跨海大桥至西湾旅游码头之间,沙滩总长2.4公里,面积30.2万平方米,细沙柔软,海风轻吹,海鸥翱翔,碧海蓝天,椰林栈道,漫步海边沙滩,踏浪戏水,体验海湾城市的惬意。仙人山公园位于西湾东侧的仙人山公园最高海拔196米,绿树葱茏,曲径通幽,……[详细]
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
  【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是国内首创将县城与瑶族文化相结合打造的首个4A级景区。山水瑶城坐落在大瑶山腹地的金秀河谷中,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世界瑶都,是弘扬世界瑶族文化的窗口,是展示瑶族文化艺术的中心。近年来,以“美丽县城、美丽乡镇、美丽村屯、美丽通道、美丽景区”为抓手,金秀全县共投入1.5亿元资金进行县城“山城化、民族化、公园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瑶族文化元素和建筑风格,创新将县城(山水瑶城)作为全广西首个开放式国家4A级景区来打造,10月下旬已经通过专家组的现场验收。同时,特别注重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与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结合起来,全县共投入经费9223万元,硬化、绿化、美化122个。其中,长垌乡古占瑶寨被列为“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金秀镇金村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六巷乡下古陈瑶寨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桐木镇龙腾屯等7个村寨被列为“广西传统村落”,多个村落被列为“广西绿色村落”和“生态村”,一批古旧村屯换发出勃勃生机。作为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林区、珠江流域防护林源头示范县……[详细]
恭城三庙一馆景区
  到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庙一馆(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不可不看。恭城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纪念我国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庙宇。文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庙宇,有“华南小曲埠”之称。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论年龄,它比北京故宫小四岁,比天安门大七岁。坐北朝南,依西山之势,筑六级平台,递进而建,层层叠起,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建筑布局依次为照壁官墙,礼门、义路门、棂星门、泮池和状元桥、左右碑亭和东、西厢房、大成门、名祠、乡贤祠、东西庑殿、露台、大成殿,最后是崇圣祠。门、院、殿宁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庙内的棂星门由青石砌筑,“棂星门”三字是由乾隆所题;泮池上下班状元桥及桥上的云纹石雕即是“平步青云”的意思;双扇大成门上有着非常精致的双面镂空雕花;象征天子地位的大青石龙陛(全国仅存两块);还有大成殿内清代……[详细]
71、太平古城 AAAA
太平古城
  崇左城区太平镇,位于江州区西南部,她位于左江中游,地跨左江南北岸。湘桂铁路自东向西南穿过江南城区,左江从西南入境,往北而南迂环城中,再绕向东北面流去。古有“丽水四折,环其三面,其形若壶,故名壶城”之说。指三面被左江环绕,为一个右岸的牛轭状河堤。元明以来,人们依山形就水势从中营造了一个葫芦城。它取宝葫芦的灵气,只有一条大路从葫芦口进城,四座城门牌号临江而开。葫芦城之内人群聚居,财富聚集,经济繁荣。清太平知府甘汝来作诗《阅壶关城》:“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其郭。东西南三面,阻江无他虞。城北两江口,为陆为通衡。”太平镇历史悠久,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闰六月置太平路。太平路治所今城区太平镇。太平府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墙为土石砖结构,城墙“高二丈一尺,厚一丈一尺,周围六百四十二丈。分设东、南、小西、大西、北五城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崇善县治迁到太平府治太平镇附廊。从至元二十九年为路、府、县、专区、市治所在地,距今已有810年的历史……[详细]
72、梁羽生公园 AAAA
梁羽生公园
  梁羽生公园位于蒙山县城东南角、321国道旁,距桂林市143公里。梁羽生公园原址为鳌山宝塔(即文笔塔),因宝塔建于山顶,山似巨鳌,故名。主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嘉庆年间续建,1985年重建。塔分五层,呈六角形,每层各有塔檐,塔顶用琉璃瓦盖成,顶尖为莲花托葫芦形陶制品。塔门两边有一对联,为蒙山县籍的香港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原名陈文统)先生1987年2月回乡所作,联曰:“文光映日,到最高处开扩心胸,看乡帮又翻新页;笔势凌云,是真人才自有眼界,望来者更胜前贤”。各层窗额,从下而上,仍按旧宝塔题字,分别为:“鳌峰独秀”、“梯云得路”、“元气中含”、“光射斗牛”、“直上蟾宫”。各层檐盖,均装饰有绚丽多彩的图案。宝塔脚下的小山坡,有一清幽古寺-永安寺,寺内经声回荡,香火不断。每当夕阳西下,霞光照耀,百鸟归巢,鳌山宝塔就显得分外妖娆。2005年,梁羽生回了一趟国,蒙山县人民政府投入700多万元将鳌山宝塔所在的小山辟为梁羽生公园。……[详细]
73、鹿峰山 AAAA
鹿峰山
  鹿峰山风景区位于兴业县城隍镇,距县城18公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以龙泉岩和鹿峰山为主体,占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以山岳景观及溶洞景观为主,多彩田野及森林风光为辅,山景、洞景、水景交相辉映。鹿峰山是一座石灰岩山体,铺设一条长2.4公里的天梯直上山顶,山势可概括为“奇”、“险”、“幽”、“绝”、“秀”五字,奇峰叠出,林木苍翠,原始生态,景观天然,山北有双龙崖、山南有化龙崖、后山有仙女峰。龙泉岩被誉为“岭南第一岩”,是个石灰岩形成的大溶洞,以洞奇、水清、石美为三绝,已开发的游程1250多米,游览时间约一个小时。洞内宛如一个旋转型的大艺术宫殿,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旱洞,下层为水洞。水洞有一条暗河流过,沿溪观赏,景色万千,景点集中于洞内天然的五座大厅,每座大厅可容纳游客数百人,钟乳石、石笋、石幔、石花维妙维肖、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整个洞内由大大小小的景观组成,各具特色,经融入历史故事、相索连民间传说,既感叹历史的天造地设,更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人文景观主要有李宗仁屯兵福地遗址……[详细]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灵山县城中心的鸣珂江畔,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景区距钦州市107公里,距北海市200公里,距南宁市15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1988年被广西区人民政府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以“六峰缀秀”评选为钦州市新八景之一。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六峰山海拨343米,垂直高度184米,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冲霄、保障”六个山峰组成,故称六峰山。六峰山具有深厚的宗教历史文化,座落在六峰山腹悬崖下的北帝庙,建于明朝正德五年,是闻名暇迩的道教庙宇之一,而以历史悠久的观音寺被定为灵山县第一处开放管理的佛教活动场所。六峰山是少有的道教、佛教一体的名山,早在宋朝年间就以“人寰胜地”的美誉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观光客。为深挖宗教文化,提高六峰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5年引资200万元修建了大雄宝殿、地藏殿等。现存摩岩石刻三百多幅,年代上至北宋,下至民国,形式有题名、题记、诗赋、告示、禁约、墓志、地券、对联、捐资列名……[详细]
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
  大明山山体长68公里,宽23公里,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距南宁市区76公里;北回归线横贯中心,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大明山以“雨后晴翠,层峦叠嶂,满目生机”而得名,被誉为“岭南奇山,人间仙境”。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相对温差大,动植物资源丰富等,塑造了其风光无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春之花,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观的缩影。大明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总面积约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8.9%,被喻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山上年平均气温为15℃,夏无酷暑,5—9月平均气温为20℃左右。据最新测定,大明山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均达到或超过1000个/厘米3,平均含量7万个/厘米3,最高达19万个/厘米3,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大明山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修身养性之胜地。文献记载五代十国(907~960)时期曾有僧道隐伏于此-,并因道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