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西约30米处建有私塾。该民居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技艺之精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肖家山墓群位于枝江市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东周、汉、晋代墓群。包括肖家山墓地、杨家山墓地、谢家山墓地。肖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二组,面积约10万平方米,墓葬分布密集,已发掘23座东周、汉、晋时期墓葬。杨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三组,面积1.3万平方米,采集标本有泥质灰陶豆柄、器口沿、器腹片等,属东周时期墓地。谢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四组,面积2.8万平方米,地表暴露墓葬7座,皆为竖穴土坑墓,为东周时期墓葬。该墓群面积较大,墓葬数量较多,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九女墩在东湖西北岸。相传太平天-占领武昌时不少获得解放的妇女参加起义。后清军反扑,于城郊大肆-,有女兵九人,不为敌威所屈,在此英勇抗击,壮烈牺牲。乡人将其遗骸合葬于此。时为避清政府-,故不称坟而称墩。建国后,加以培修,在岗顶墓前建有70平方米的层台,周有护栏,南有36级台阶,中立雄伟纪念碑,上镌-、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张难先等所写碑记和题词。碑顶悬挂银铃,风振铃鸣,配以拍岸怒涛,颇具当年女英雄们-、激战疆场的意境。四周繁花环拥,树木拱卫,更显庄严美观。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西畔,东湖听涛景区……[详细]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崖壁或嵌于崖壁的小龛,线刻人物或文字,高0.4米-0.8米。(第三批)……[详细]
  雪公堂位于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校内。始建于1935年,是由随州籍人士原国民党主席何成浚倡议并得到各方援建的教育用房,“雪公堂”即以其字命名。坐北朝南,呈中轴对称布局,由主楼和左、右两侧附楼组成,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属近代欧式教会建筑风格。主楼系一层砖木结构的会议厅,东西有侧门,内设舞台;左右附楼系两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设有走廊,走廊上设拱形门洞。雪公堂风格精巧、适用、美观,堪为教育用房之典范。自建成以来,它一直作为校舍使用,见证了近现代湖北初级教育的发展。……[详细]
  挹江亭,六角二层,飞檐,绿瓦红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额横悬,匾额上“挹江亭”三字为时任国家副主席并题写。1960年10月19日,早餐后,董老(董必武)在海观山宾馆主楼会见了黄石市委,市人委的部委以上负责人,各大型厂矿主要负责人,市县劳动模范,并和大家在“临江楼”左侧的亭子前合影,随后又与宾馆的炊事员,服务员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董老回到北京后,挥笔题写了“挹江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托人带回黄石。从此,这个亭子就叫做“挹江亭”,成为黄石的胜景“挹江听涛”.……[详细]
  鲍照墓在黄梅县黄梅镇东禅寺村,黄梅县土肥测试站内。鲍照,字明远(405~466年),南朝宋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人。文帝时为中书舍人,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著有《鲍参军集》,长于乐府,尤擅七言歌行,风格俊逸,对唐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子顼守荆,举兵江州,鲍照守黄梅地,后子顼兵败,照被乱军所杀,遂葬于城西。墓地有封土堆高2米,墓向坐北朝南,墓前有碑,高1.96米,宽0.9米,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字为繁体楷书。碑为清道光二十五年知县俞昌烈重修其墓所立。……[详细]
  九口堰革命旧址位于随州市洛阳镇九口堰村孙家大湾。1941年4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司令部设于此。旧址始建于清代,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分为前堂、中厅、正房及左右偏房。前、中、后三屋均为面阔1间,进深3间,通面阔25米,单进深5·8米。偏房共6间。其中前部左右各2间,后院左右各1间,开间3·1米,进深4·3米。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1980年维修,辟为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纪念馆。(第三批)……[详细]
  下安寺位于京山县坪坝镇坪坝老街,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合院形式布局,由门楼(前殿)、后殿和两侧厢房合围而成。门楼(前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13.65米,主楼二层,通高12米,重檐歇山式,穿斗构架。主体由6根直径0.3~0.4米、高10米的立柱支撑,另有4根直径0.3米的木枋相连。檐下施斗栱。后殿前檐架梁下墨笔楷写“□□□□乾隆五十三年岁次戊申”等字样。该寺是京山县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寺庙建筑,建筑布局与建筑空间组合较有特点,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徐源泉旧居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新洲二中内,建于1931年。徐源泉(1886~1960),武汉市新洲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旧居由门厅、警卫室、配房、花园、凉亭、退园、主楼等组成,总占地面积4230平方米。主楼坐东向西,为两进一底一层连四间带天井串楼的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60平方米。门楼、公园、凉亭、退园等建筑为砖混结构。旧居在布局上因地制宜,颇有特点;在建筑风格上,中西结合、精巧别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详细]
  [麻城市乘马岗村·1927年·省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5月,查办“麻城惨案”委员会和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学生军驰援麻城,学生军指挥部设此。经过近半个月战斗,基本扫清麻城境内红白会据点。该处也是乘马地区第一个0支部诞生地(1926)、乘马区农民协会(1926)和麻城农民自卫军大队部所在地(1927)以及黄麻城义策源地之一(1927)。旧址原为庙宇,后改建为河南会馆。坐西朝东,一进两重,四合院式,占地面积约630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详细]
  王树声墓位于黄冈市麻城市陵园路75号麻城市烈士陵园内。王树声(1905~1974),麻城人,1926年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1994年,其骨灰由北京八宝山公墓移葬于麻城市烈士陵园内,并修建现墓。墓坐西朝东,通长11米、宽6.5米、通高约7.5米,方形须弥座,花岗岩巨石围砌“山”字形墓冢。墓正中为王树声石刻浮雕像,下方黑色花岗岩墓碑,碑文记其生平事迹。该墓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详细]
  王子山遗址位于广水市吴店镇王子店村,西周至汉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72年发现,1976年试掘,出土有陶器、石器、铁器等,以及较多的战国秦汉钱币,有楚“蚁鼻”、“郢爰”、“金饼”、魏布币“安邑二釿”、秦“半两”、汉“半两”、“五铢”等,其中汉代钱币达3000余公斤。同时发现有汉代冶炼、铸钱、骨雕等作坊和砖瓦窑遗迹。遗址西北山岗上有夯土遗迹,形似土筑城墙,残长约500米,墙内发现有绳纹陶片及罐口沿。该遗址面积较大,内涵丰富,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云堂寺砖塔位于随县万和镇七尖峰林场,清代砖塔。坐西北朝东南,塔身呈圆形,穹隆顶,须弥座,塔刹呈宝葫芦状。通高3.6米,用青砖平砌,糯米石灰浆勾缝,外顶部用石灰浆抹平。塔门高1.7米,宽0.5米,上部呈弧状,下部有石门坎。塔座用长短不一的石条垒砌,呈正方形,边长4.5米,向内渐收成三层台阶,上下大致对称,整座高1.5米,石座腰部四面正中各开一方形小洞。塔室内壁有龛。塔刹高约0.9米。该塔造形别致,保存较完好,对于研究明清及佛教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山公园境内,建于清嘉庆十一年,毁于一场大火,于1934年重建,阁内供奉关羽拜读《春秋》塑像,故名春秋阁。春秋阁原为沙市金龙寺前的一座戏楼,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后毁于一场大火,唯春秋阁幸免于难。1934年重建。建筑灵巧庄重,古色古香。0高13米,0内供有关羽读《春秋》塑像,生动传神,还悬挂有“三英大战吕布”等画及名家所撰写的楹联。0南面草坪上塑有关公赤免马。0东邻孙叔敖墓,西邻游廊,北濒便河,南望市中心,环境幽静。荆州春秋阁,是因关羽镇守荆州后的纪念性建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