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丹大佛寺AAAA ![]() 山丹大佛寺旧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距今1500多年。明英宗朱祁镇为该寺题写匾额“土佛”,土佛寺由此得名。正统五年,高僧智莹住持该寺,开展佛事活动,因寺宇朴陋,请求山丹卫守备都指挥杨斌,倡导募集,储材陶瓷,予以重修。依山塑高一十三丈坐佛一尊,建成殿宇、山门、法堂,廓宇、厨亭等附属建筑多处。景泰六年,山丹守备都督指挥张熊捐资维修寺院,彩绘塑像,寺院面貌焕然一新。山东滨州训导陈敏谪戍河西时,曾以《重修土佛寺碑记》记其事,河南汝南人吴同春为官甘肃时,赋《山丹土佛》一诗,诗前小序云:“山丹西十里堡,有土佛坐倚山,高十三丈,耳可容人,指甲阔尺余,以五级阁卫之,亦伟矣。余过此题其额曰‘虚无法……[详细] |
![]() | 焉支山AAAA 焉支山,也叫做“胭脂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5公里处,据说是因为山上生长有一种叫红蓝草的植物,可以做成红色的染料,调以油脂后既可做胭脂使用,故名胭脂山,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隋炀帝曾在此诏见西域27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焉支山坐落在河西走廊的峰腰地带,自古有“甘凉咽喉”之称。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腹地,獐鹿、岩羊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立,奇石岩岩。秋日,各种野花竞相怒放,争奇斗艳。秋夏之际,这里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素有“小黄山”之称。焉支山上原始森林覆盖,主要为松柏一类,风起时松涛阵阵,使人有出尘之意。山上尚有玉皇观及钟山寺两处人文建筑,其中玉……[详细] |
![]() | 山丹南湖生态植物园AAA 山丹南湖生态植物园景区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湖公园又名南湖生态植物园,位于县城南,是山丹实验推广花卉树种新品种的林业示范园,同时又是集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之地。由喇嘛缸泉改扩建而成,1982年始建,至今已形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观赏景点近20处,游乐项目10多项,融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聚会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型公园。园内有发塔寺、常青苑、常青苑、转轮亭、昭文堂等建筑。发塔寺,相传发塔原为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中国有19塔)。经千年风雨,荡然无存,明代在发现的塔基上复建发塔,后毁于地震、人为,2004年又多方筹资在公园南侧重建。发塔高五丈多,呈瓶状,塔座高近两丈,三层,……[详细] |
![]() | 山丹县博物馆AA 山丹县博物馆即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位于山丹县城文化街,是为了纪念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捐赠历史文物的突出贡献和陈列捐赠的场所。1980年,路易·艾黎决定将自己在华50多年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全部捐赠给山丹县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国际友人的突出贡献和陈列捐赠的历史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拨款49.3万元,修建了艾黎捐赠文物纪念馆.该馆共六个展厅,一展厅展出路易·艾黎生平,有艾黎工作生活用过的实物、著作等文物109件和照片231幅。二至五厅,展出路易艾黎捐赠各类文物980件。六厅展出山丹长城资料图片71幅。山丹出土文物及标本105件。该馆收藏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路易·艾黎捐赠的文物4062件,……[详细] |
![]() | 山丹县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位于山丹县城东20公里的312国道2646里程碑处。是以古长城景观和黄土高坡自然风景为依托的旅游区。作为景区依托的山丹古长城段,主要由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汉长城和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明长城组成。汉长城,汉代称为“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前筑成黄河以西至酒泉的边塞工程。从永昌、山丹边界始,经绣花庙穿峡口谷北上金山子,向西北经截腰、新河、卅里堡、十里堡,从山丹城以北2公里处经过,由城北、拾号、北湾、静安、小寨北缘过,至西屯北折抵山口过烟洞沟入甘州区境。凡经过平川、戈壁的长城,一般都由壕沟、壕棱(在南侧……[详细] |
![]() | 夏日的窟窿峡,满山翠柏青松,满目奇花异卉,草绿林密,幽静可人。徜徉其间,纤尘不染。一路悠然而行,绿柳拂面,彩蝶相随,鸟语啁啾,凉飔微微。自林间逶迤攀援而上,脚踏青苔,手拄枯木,别有一番趣味。身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你便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思古幽情,又油然而生出物我同化、回归自然的轻松和欣喜。向远山眺望,又见怪石嶙峋,各具姿态,卧牛、睡狮、立剑、石蛙,无不令人叫绝。其中最叫人称叹不已的是一座山峰上那块雕像般的巨石,卓然兀立,栩栩如生。从一个侧面看,它是望夫石,望穿秋水,情动天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便俨然是运筹从容、指挥倜傥的霍大将军,人称将军石。他挺胸昂首,双手反背,寒风吹动他的战袍,岁……[详细] |
![]() | 山丹艾黎纪念馆位于山丹县城文化街上,主体为民族风格的两层楼建筑,硬山单檐,第二层置前后外廊,主楼两侧展厅对称,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4平方米。纪念馆布展内容共分八个单元,全面展示了艾黎光辉的一生。路易·艾黎(Rewi Alley) 1897年12月2日出生在新西兰南岛克莱斯特彻奇市以西的斯普林菲尔德镇。1927年4月21日,路易·艾黎从新西兰来到中国,在华生活和工作了60年,将毕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建设事业。1982年路易·艾黎85岁寿辰时,北京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85年,甘肃省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1987年12月逝世于北京,……[详细] |
![]() | 古硖口历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汉代开始,在此屯兵设防,明清两代扩大防守,属山丹卫管辖范围,军事地位相当显要。且古硖口肩负军粮供给、军信传递、通邮通商的职能,军需和商贸往来十分繁华。现存的古烽火台有10余处,古营盘练兵场遗址方能清晰可辩。硖口古城堡位于石硖口西2公里处,城堡始建于明代,为砖石土混合建筑结构,十分坚固,城内西城门洞和过街楼至今还保存完好。汉明长城穿城而过,在这一带保存完整,因此开发硖口古城对于挖掘硖口文化和历史,考就丝绸古道军事和商贸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硖口人文自然较为丰富。有明朝嘉庆年间刑部给事(郞中)奉敕西巡在石硖巨石上镌刻的“锁控金川”四……[详细] |
![]() |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哀。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缥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乖、挽状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山丹军马场风光旖旎。游客到大马营后,……[详细] |
![]() | 新河驿遗址,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建成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墙内存一驿井。这里还设有长城烽火台、长城博物馆,以及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食、宿、娱全方位服务。交通可乘车至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处,坐木轮马车或骑骆驼,亲自走一段2.5公里长的“丝绸古道”,体验古人在丝路上长途跋涉的苦乐。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处……[详细] |
![]() | 介 绍 大-草原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距甘州城120公里,有省道直通。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土肥草茂畜旺,自西汉无狩二年起即为养马屯兵要地。今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马场——山丹军马场即设在此处。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被终年不化的冰雪覆盖着,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而草原上的万顷油菜花金灿灿令人神往,微风吹来,花涛汹涌,加上蓝天白云下的一群群马牛羊点缀其中,给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西大河水库被群山环抱,皑皑雪山倒映水中,恰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翠绿的草原上,若荡舟水中,更使人心旷神怡。 这里充满神奇传说,怪石突起、奇峰林立的窟窿峡自然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明军事遗址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胡骑抗戈,兵马交摧的悠悠岁……[详细] |
![]() | 艾黎与何克陵园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仿西式建筑。陵园南北宽43米、东西长64米。主要为照壁、综合碑、墓、纪念碑等。正前面为大理石帖面的照壁,面外嵌有楚图南书写的艾黎与何克陵园园名,里面镶嵌了-题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13个镏金字。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墓坐落在平台中轴线上。墓后矗立着象征友谊的纪念碑,正立面呈桃形,下部圆龛内树有甘肃省人民政府敬献、上镶国际主义精神永放光芒字样的石碑。乔治.何克1945年7月在该校任职期间不幸以身殉职,葬于山丹河北岸的培校校办工厂院内,始为何克墓。1979年、1985年,曾根据有关精神两度扩建修缮,成为现在规模。1987年12月路易.艾黎逝世后,其骨灰即安……[详细] |
![]() | 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座落在丝路重镇--山丹县城东南十八公里处的312国道和汉明长城交汇处的明长城脚下。始建于1993年,1998年又进行了旧馆改造。改造后的长城文物陈列馆为仿古四合院古建筑,占地面积四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展出山丹境内汉明长城、关隘要塞的图片和有关资料200余件,内容涵盖山丹长城历史、交通、人文环境及长城沿线的经济文化变化与发展等。其中极为罕见的明代官宦女性木乃伊,记载详细、保存完整,虽历经四百多年,仍不失其特征。另有山丹境内出土的铜器、石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及工艺美术品。展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长城陈列馆同时还担负着境内98.3公里汉明长城的保护任务……[详细] |
![]() | 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详细] |
![]() | 靳氏民居位于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南关村,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占地面积约442.7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坐西朝东,平面布局略呈长方形,南北宽19米,东西长23.3米,为一进两院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建有倒座、过厅和堂屋,前、后院南北两侧均建有厢房,所有建筑均为前出廊结构。该民居作为传统民居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从侧面体现了河西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靳文章家西墙外侧,南至南院墙外侧以南3米,西至西院墙外侧以西1米,北至北院墙外侧。……[详细] |
![]() | 马寨无量殿位于张掖市山丹县位奇镇马寨村小学,周围为耕地和荒滩戈壁,无量殿为土木歇山顶,占地面积约65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平方米。无量殿面阔五间13.84米,进深4米。一字正脊,四出垂檐、垂脊,飞檐兽吻,24根檐柱组成回廊。正脊由空心脊砖,龙身、鱼尾砖依次排列组成。屋顶用望砖压顶,檐下四周为斗拱、耍头、昂、额枋。檐柱上有“牙阙”,廊柱间檐枋下雕刻有缠枝莲花和吉祥纹饰。室内梁架呈三角形状,彩绘龙、云、朱雀等。外门楣上分别镌刻“苍夫子、天府宫、无量殿、鲁祖师,夫子庙”。该建筑是山丹县境内最宏伟、最典型的明代古建筑。对研究土木结构建筑有价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圣经楼位于张掖市山丹县位奇镇高寨村,建于清代。该楼建筑在高大的土台上,占地面积473平方米。台体东西长22米,南北宽21.5米,高6米,黄土夯筑。圣经楼位于台面偏北处,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0.96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通长14.6米,进深二间,通宽7.6米,通高6米,对研究河西地区明清庙宇建筑特征、建筑工艺技术、建筑文化有重要价值。1985年被山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楼体下墩台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延伸20米,向西延伸10米,向北延伸20米。……[详细] |
![]() | 艾黎与何柯陵园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为纪念艾黎与何克而建。面积约2752平方米。乔治·艾尔文·何克(1915--1945),英籍进步青年,曾在中国七年,1945年因病逝世于山丹。路易·艾黎(1897--1987)新西兰杰出社会活动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甘肃省荣誉公民,在华工作60年,其中在山丹近10年。两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卓越贡献。陵园始建于1945年,原为何克陵园,1979年重建,1986年改建为西式砖混墓结构。陵园中安放何克遗骨和艾黎部分骨灰,邓小平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镌于照壁上。……[详细] |
![]() | 桥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而闻名遐迩的山丹县境内,距县城南31公里。景区座落在西部名山焉支山脚下,南依山丹军马场,北面龙首山,东靠窟窿峡。李桥水库库容154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224万平方米。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0%,水、山、林、草等风景资源组合和谐,生态环境良好,形成水天一色,水秀山青的壮丽景观,呈现出“湖光山色渠蜿蜒,鸟语林静花飘香,胭脂松林雾弥漫,无限风光在李桥”的和谐画卷。2009年被水利部以水事业[2009]423号文件命名为第九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详细]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