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蚌埠市 > 龙子湖区旅游

龙子湖区旅游景点

蚌埠龙子湖风景区
   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既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又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唐代)、石屋(唐代)、栖岩寺遗址(明代)、玲珑塔遗址(东汉)等古迹或遗址。近几年,景区建设跨步发展,已独具特色。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湖东岸有曹山、锥子山,绵延起伏如龙,又称“双龙山”;南有大小九条沟渠,是龙湖发源地;西侧有雪华山、梅花山,山体植被茂盛,青山绿水,闻名遐尔。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详细]
汤和墓
   汤和古迹园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南麓,占地54.19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其墓是依山开凿而建的长方形石坑砖石结构的多室墓,墓长10.3米,宽5.8米,深6.2米,由前室、后室和一侧室构成。墓前有神道,原长225米,现长160米。神道两侧有石像6对:望柱1对、战马及侧立牵马士1对、跪羊1对、坐虎1对、文臣1对、甲士1对。神道前端立一块高6.35米的神道碑。墓主汤和,字鼎臣,生于公元1326年,死于公元1395年,享年70岁。濠州(今安徽凤阳)太平乡东湖村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同村老乡,引路兄长,忠实战友,得力助手。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十一日,朱元璋大封功臣时……[详细]
蚌埠市科技馆
   蚌埠市科技馆于1984年6月正式开馆,是安徽省第一座科技馆,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6座科技馆之一。多年来,科技馆坚持服务科普、服务大众、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宗旨,通过组织中小学校学生来我馆免费参观、开设主题展览、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和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年均开放250天以上。除了常设展览之外,先后举办了《知水、识水、话节水》、《崇尚科学文明 反对迷信愚昧》和《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大型图片展,《宇宙奥秘》科普展,《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型专题展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系列展览》,《20世纪科技成果及21世纪科技展望展》,《倡导低碳生活……[详细]
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
   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市东郊曹山脚下,占地近50亩,山水相映,风景秀美,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已故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同志题写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碑名和“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馆名。革命历史纪念碑背枕曹山仰面龙湖,纪念碑高15.85m。陈列馆展陈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蚌埠市革命发展的历史,通过大量图片、绘画、史料以及实物,形象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其中有辛亥革命时期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陈良、宋玉琳;大革命时期牺牲于蚌埠小南山麓的杨兆成烈士,他是在安徽殉难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牺牲时年仅24岁,以及朱务平、李文宗、周启帮、王昭烈士等。中央领导同志薄一波、张爱萍、……[详细]
蚌埠锥子山
   锥子山森林公园位于蚌埠市东郊,合蚌公路南侧。锥子山是其主体,最高峰海拔97米,有东西二峰。一说东峰原有一自然巨石,形状如锥,故名锥子山。又说西峰原有东汉时期所建九层玲珑塔一座,远望此塔如锥耸天,因此得名。汉代时曾建有栖岩寺,隋唐时毁于兵燹,后虽经多次修复,都因历代争战未能完好保存。锥子山林木茂盛,景色优美,自古有八大景、八小景之说。八大景为玲珑塔、石屋、龙凤桥、银杏树、乳泉、石门、点将台、仙人床;八小景为飞来石、蟒石、鹦鹉石、老虎石、楼石、灯座石、石坛子、无意井。安徽淮南市……[详细]
栖岩寺石屋
   栖岩寺石屋位于安徽蚌埠市经济开发区长淮镇。该寺始建于汉代,因其佛殿、僧堂、经阁均以白色石块建在山岩上,故称栖岩寺。后经战火,庙宇等多被毁坏,明初,朱元璋下令重修栖岩寺,并升其为龙兴寺下院。现庙宇已毁,院内有莲花石座一个,石香炉、石柱础各一个。庙宇基本布局尚存,现有建筑为50年代所建。原大殿后11米处有方丈石屋一座,保存完好。石屋原有走廊与寺院相通,内顶部刻有莲花图案,东壁有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石刻,西侧壁有嘉靖年间石刻。栖岩寺石屋为一巨石开凿而成,形似僧帽,精巧绝伦,为省内仅有,作为锥子山脉八景之一,该建筑为蚌埠地区成名较早的风景名胜之一。保护范围:保护标志外,东112米,南100米,……[详细]
鲁肃屯兵处
   在蚌埠市东郊李楼乡境内。相传三国时,东吴名将鲁肃与曹操争夺江淮地区时,曾屯兵于此。屯兵点为两座山头。至今仍有4个大坑谷,据传分别为鲁肃当年屯兵时的军械坊与粮仓;山脚的梅村,则为鲁肃当年的居住地。现村口尚存古井一口,井口用巨石雕凿。……[详细]
曹山
   曹山位于蚌埠市东5公里、龙子河畔,与雪花山隔河相对。相传为三国时期曹操屯军之地,现为曹山烈士陵园。……[详细]
龙子湖区红塔度假村
   红塔旅游度假村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详细]
李臣墓
   李臣为明代国公,当地称之为李国公墓,墓背依锥子山南坡,墓前现存石香炉、石望柱、石像生残件。原有石羊、石虎等均已顺坏,现已失踪。为龙子湖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国公墓
   李国公墓位于凤阳西“涂山门”北侧。地势北高南低,原有石像生若干,文革期间被毁。仅存文臣像和神道碑,文臣像被埋在路桥下面,神道碑座位赑屃形,仍放置在墓区。墓碑被移至村纺织厂院内,碑文被凿掉,上面隐约能看见嘉靖等字样,当地称之为李国公墓。墓区原来有享堂,市文物部门曾在此钻探,探明享堂和墓冢的位置。为龙子湖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楼琉璃井
   琉璃井位于李楼乡八里岗郭家湾村村内,井为青砖砌壁,口小底大。井口外径1.2米,内径0.46米。圆形石井栏,青白色,夹有翠色,石质细腻。当地村民称为琉璃井。井沿口有凹痕若干,井栏石油同心圆刻痕。199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家庙遗址
   丁家庙遗址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蚌埠监狱东侧,地势呈中间略微隆起,像龟背状。地表有少量新时期时代鼎足等,有大量商周时期遗物。如鬲足、红陶、灰陶、印纹陶片等。还有很多明代早期瓷片,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为龙子湖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曹巷村瓦渣地遗址
   曹巷村瓦渣地遗址位于李楼乡曹巷村,南到田桥坝,西到涧湾,北到徐桥村南,东到公路。地表大量砖瓦等建筑构件及少量陶瓷片,有陶缸口沿。寿州窑黄釉瓷碗,龙泉窑瓷碗口沿,判断年代为隋唐至宋。……[详细]
庙岗头矿冶遗址
   遗址为高台地,地势较高,呈现台状。地表散见大量冶炼过的矿石矿石多呈蜂窝状,有的表面有绿色结晶体。遗址北侧为涧湾,有大量水可用,符合冶炼条件,似为冶炼遗址,待专业部门的证实。现在地表多为坟地和耕地。……[详细]
红塔古窑址
   红塔古窑址位于李楼乡红塔庵村陈家圩子东南200米处。遗址区地表散见大量的砖瓦碎片、瓷片,其中有含寿州窑黄釉平底碗底,宋代刻花青瓷碗底,明代青瓷瓷片以及支钉等,据1985年普查和村民反映,该地区原有红烧土,支钉较多。该窑址的发现,为蚌埠地区研究古代窑烧情况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详细]
龙子湖王庄遗址
   王庄遗址位于李楼乡贾庵村西北500米,遗址内有一口古井,早已废弃。仅存三块井口石条。遗址地表散见砖瓦碎片及大量瓷片,瓷片主要有少量寿州窑黄釉平底碗和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初步断定为明清时期的村落遗址。……[详细]
黄郢山瓦渣地遗址
   黄郢山瓦渣地遗址位于黄郢山山顶偏南。地表遍布砖瓦残片,数量很大,其中有寿州窑平底碗瓷片。据当地村民介绍,有传说为孟良、焦赞在此驻军。经实地探查,初步认为是隋唐时期的庙宇遗址。……[详细]
芦山寺遗址
   芦山寺遗址位于李楼乡曹巷村东南1.5公里,在东芦山和西芦山之间的山坳内。遗址附近有一水库,1966年修建。据了解该寺原有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及前厅。东侧山坳内2002年曾经出土过翁棺两个。最后一个和尚陈玉民现居住在曹巷村,已70多岁。现寺庙已不存,地表为耕地。现存的遗址区为原寺庙的后殿,前殿及两厢房已被水库侵占。……[详细]
李楼老墩子遗址
   老墩子遗址为圆形台地遗址,高出周边约4米,地表有大量绳纹陶片、鬲足、鼎足。拣选到石锛一个,符合商周时期特征,应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详细]
黄家屋遗址
   黄家屋遗址位于李楼乡张巷村张巷庄西100米处,整体地势平坦.地表有零星的碗及高脚杯等的瓷片、瓦片。依据其特点符合明代早期的特征。……[详细]
全部龙子湖区景点>>>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