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 > 响水县旅游

响水县旅游景点

鲸群畅游过灌河
   过苏北响水的人,都知道那里有条美丽的河,名叫灌河。灌河像一条欢腾的银色巨龙,奔流在广阔坦荡的苏北平原上,它流经连云港、淮阴、盐城三市,直泻浩瀚无垠的黄海。灌河又是江苏省唯一的在干流上尚未建闸的天然入海潮汐河道,全长74.5公里,在响水境内流程近40公里。这里河宽水深,四季不冻,终年可以通航,是十分难得的“黄金水道”,被人们称之为“苏北的黄浦江”。滔滔灌河其风光景色早已名闻遐迩。在灌河诸景中,最为罕见神奇的当属“灌河赏鲸”。据《响水县志》记载,每逢闰年的七八月间,被当地人称为大鱼的鲸便随潮水而上,若沉若浮,经陈家港、海安集、双港等地,群鲸阵长二三里,一路戏水,浩浩荡荡,直游到上游40公里处的响水……[详细]
云梯关遗址
   古云梯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位于今江苏省响水县黄圩镇云梯村境内,在明清时代是防倭重镇。明洪武帝在京师和全国各地设置卫所,明成祖时,云梯关就是大河卫的卫所。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十六年(1557年),倭寇曾两次入侵云梯关,均被当地军民击败。上刻四个隶书大字:古云梯关。这就是史志上所载的云梯关遗址。这里原是灌河的入海口,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即变为黄河入海口。在明代它曾是苏北海防重地,筑土城五座,设置大河卫,驻兵防守。明初,洪武帝在京师和全国各地设置卫所,卫以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一个卫的总兵力为五千六百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设置内外卫三百二十九个,……[详细]
开山岛
   开山岛,是盐城市唯一的山和岛,位于响水县东北灌河入海口处,海拨高度为30.4米,全岛由黑褐色的岸石组成,怪石嶙峋,陡峭险峻,总面积1.5万平方米,岛上连一把泥土都难找到,目前岛上无数林,亦无淡水资源。开山岛,虽属弹丸之地,但因位于灌河入海口处,地势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日本侵略军从灌河登陆,先占领了开山岛,并曾在海口筑一炮楼,至今楼址犹存。解放后,开山岛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岛上建有房屋六七十间及小型发电站、餐厅、会堂、篮球场等公共设施。……[详细]
灌江口书院
   灌江口书院位于陈家港镇,是我县“一馆多中心”城乡图书总分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面积4431㎡,是集图书借阅、数字阅读、智能服务、阅读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图书馆。书院配有AI、VR、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先进的数字化设施设备。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亲子绘本阅读区、老年专区、休闲咖吧、数字体验区、临展区等7个功能区域,设阅读席位300个,年可接待读者10万余人次。……[详细]
响水东林生态园
   省二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位于苏北“黄浦江”——灌河南岸,距离县城区10千米,占地30公顷,是以生态旅游为主的观光园区。核心区集露天游泳场、生态餐饮、龙虾(鱼)垂钓体验、草鸡养殖、花卉观赏、休闲度假、娱乐等乡村旅游项目为一体。游客可体验农产品的种植历程和农耕劳作,参与休闲垂钓、立体种养,观孔雀表演、水上冲浪等,品味特色农家菜肴、生态美食。……[详细]
灌河大桥
   灌河大桥位于响水县城东北隅,全长636米,宽15.5米,共13孔,最大跨径90米,为预应力T型结构。桥桩最深基础有79米,它由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设计,设计最大负荷可通20吨汽车、100吨平板车,是江苏省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2200万元,大桥主体工程由盐城公路管理处桥梁工程队承建。1984年4月1日开工,1987年9月建成,9月25日通车,时任国务委员、-长张爱萍同志为大桥题写了桥名。灌河大桥的建成,沟通了204国道由上海至青岛的13个沿海城市。……[详细]
灌河
   灌河,位于苏北沿海的中北段,海州湾南缘,西到三岔河,东到灌云县燕尾港流入黄海,流经淮阴、盐城、连云港三市,与京杭大运河连接,流域面积6.04万平方公里。灌河是苏北唯一在干流上没有建闸的天然入海潮汐河道,地处海州湾三角洲,横贯苏北东西,全长74.5公里,河宽500-1200米,水深8-13米,最大日潮差4.98米,在响水境内流程近44公里,这里河宽水深,四季无冻,终年可以通航,被誉为“苏北的黄浦江”。灌河中盛产鳗鱼、螃蟹、梭子蟹、四鳃鲈鱼等多种水产品。历史上灌河曾是一个对外通商的口岸,据史料记载,二十世纪30-60年代,美、英、日、意、德、葡、荷等国千吨级商船曾来往响水港,50年代,苏联的500……[详细]
响水县人民影剧院
   响水县人民影剧院坐落于县城灌河路中段,坐北朝南,建设于文革时期的1969年,整体建筑极具时代特色,政治色彩浓,类似风格建筑现在极为罕见。建筑最上端中间为红色五角星,两边分列三面红旗,再下方为麦穗和齿轮,寓意着工农联盟,齿轮中间交叉着枪 支和笔杆子,寓意党依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取得政权。再下方为毛体书法五个红色大字“人民影剧院”。原本最上方中间不是五角星,而是毛主席头部塑像,人民影剧院大字的地方原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九个红色黑体大字,1970年2月重新整修时改为现今的模样。2021年十月,经过全面修缮,现重新开放。响水县人民影剧院基本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风貌,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详细]
蟒牛一号哨所
   蟒牛一号哨所,位于陈家港镇蟒牛居海堤线东侧。房屋始建于1985年,距今已有约36年的历史。1985年部队调防后,海防炮兵部队一连驻扎陈家港的蟒牛一号哨所。到达新驻地后,部队第一任务就是熟悉地形,使部队适应实战需求。后1986年部队撤走,转交至响水县人民武装部接管。2021年8月,重新进行修缮。陈家港镇蟒牛哨所是见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史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军事价值。……[详细]
陈家港镇老百货大楼
   陈家港镇老百货大楼位于陈家港镇老街的中心河桥附近,当时这里是陈家港镇最繁华地段。该项目于1978年开工建设,1980年完工开始营业,当时工作人员80余人。整体房屋层数为二层局部三层,每层约四个开间,一楼主供百货、五金、糖烟酒和茶食等,二楼主供针织,棉布,锅碗等小货。院内为办公室和加工房,方便百姓逢年过节加工蛋糕、水果、月饼等。陈家港镇老百货大楼基本保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风貌,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详细]
侵华日军蟒牛村登陆点
   1939年3月1日清晨,日军第五师团主力步兵二十一联队,侵占陈家港。并沿灌河溯水西犯,当日又相继占领了响水口和新安镇。驻守陈家港、燕尾港、堆沟等地的国民党军第三十三师某旅和江苏省税警团第一旅闻讯即逃,不战而溃。使日寇长驱直入,几天内就占领了响水地区的所有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道。日寇入侵响水地区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响水人民犯下了累累血债。现在此设立国耻碑一座。……[详细]
陈家港海防暗堡群
   该暗堡群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为抗击日寇所建的海防工事。它与阜宁、滨海地区的碉堡、暗堡等军事设施,共同构成沿海海防军事工事。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不小的防御作战能力。……[详细]
陈家港烈士陵园
   “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塔”由塔基、塔座和塔身组成,塔高近十米。纪念塔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显庄严、肃穆。塔身东西刻有惠裕宇同志题词——“光荣烈士永垂不朽”。塔身西侧和背面均有题词。一九五五年,又配套建成烈士纪念祠堂。祠堂正门悬挂华东区盐管局人民盐警办事处敬挽的匾额,上 书-“淮北盐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原轻工业部副部长兼盐务局局长刘云同志,生前留有遗言也把骨灰存放在淮北烈士陵园。……[详细]
响水县城烈士纪念碑
   陵园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中有一碑,高15米,上有张爱萍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铭文,四周为松柏、花草。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于响水县境内的革命烈士而建。……[详细]
响水县城骑兵烈士纪念碑
   青石质,长方形,高1.4米,宽0.7米,厚0.15米。碑阳刻有“为人民而死,虽死犹存”和“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骑兵团全体指战员,1945年10月立。”碑阴刻有段养法等13位烈士英名。……[详细]
五河墓地
   该墓又名万人坑,面积约1 万平方米。据清光绪《盐城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一次大水灾,清朝廷在此放粮赈灾,安徽、山东等地饥民纷纷赶来。但粮食大部分被官府吞占,结果冻死、饿死的灾民无数,尸骨遍野。当地农民在此挖若干土坑,呈方格形排列,以安葬他们。后人称此处为万人格子。……[详细]
八卦滩遗址
   当地最早开发的晒盐场之一,其布局为当时最先进的方式——“八卦滩”,现仍部分地被使用,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分有蓄水、晒盐、蓄卤、积晶池。其南端还有盐船转运漕。……[详细]
解放陈家港指挥所旧址
   解放陈家港指挥所旧址始于1934年,虽经六十余年的风雨侵蚀,但仍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是张爱萍同志戎马生涯的一个“落脚点”,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详细]
六套革命烈士纪念碑
   1947年,盘踞六套的徐继泰顽匪,长期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响水人民,为了替牺牲的同志们报仇,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师一〇二、一〇四团奉上级命令,决定攻打响水口。 由于响水据点,徐匪不断增援,战斗十分残酷、激烈,敌人被打死打伤三百多人,华野的张华龙等四十八位烈士被抬到六套安葬。……[详细]
六套二六惨案烈士纪念碑
   1939年3月,肆杀成性的日军,以日探被扣为名,于26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二﹒六”惨案,日军在这次屠杀共计杀害108人,本街97人,外地客商11人。1939年3月1日,日军从灌河口登陆,占领了苏北地区淮、涟、阜一带的主要城镇,大肆烧杀抢掠,以此为最。……[详细]
响水县居区石板巷
   该小巷位于县城北部的灌河边上。据当地老人回忆,居区石板巷又称聚音巷,当初人们行走在巷子的一头,另一头的人们就可以听到人的脚步声,所以人们就称它为聚音巷。这条巷子地面完全由石头铺成,巷子宽1.5米左右,两边是石头垒成的房屋墙,房高约三米。当初居住在这里的人比较稀少,很少有人从巷子中经过,因此巷子显得比较凄凉。……[详细]
全部响水县景点>>>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