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 > 江口县旅游

江口县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梵净山(江口·印江)旅游区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详细]
推荐2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云舍,距江口县城仅5公里,是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杨姓土家族为主,是贵州省批准的第一个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云舍人是省溪杨氏土司的后裔。长达近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灿烂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桶子屋是云舍最具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筑,其结构一般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一般来说,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有的四围相连,中间空出,形成四角天井。桶子屋多为砖木结构,院子和阶檐用青石板铺就,四围是青石为脚的砖砌高墙,侧视呈梯状,皆有飞檐。一般阶檐和石墩皆有精美浮雕,楼栏窗棂,多有镂空木雕,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无不栩栩如生。在建筑绘画和建筑雕刻中,常以白虎为题材,这是云舍土家族人的图腾崇拜。在云舍土家族婚俗中,男方家要经过请媒人提亲、“烧大香”放炮订婚、拜年、讨年庚、过礼等一系列礼仪后,才能在女方办“花筵酒”这一天,组织迎亲队伍抬着花轿在押轿官的带领下……[详细]
推荐3
亚木沟风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寨抱村。开放时间08:00--18:00亚木沟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梵净山脚下,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点卫星景点。景区分为生态停车场、四星级酒店(待建)、乡村风情长廊(目前规划中)、购物街、亚木沟原始生态峡谷、土家风情园、明朝古寨(待建)等几大板块,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需求。游客既可以欣赏原始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领略原生态的土家文化诸如原生态歌舞表演、民间绝技、土家风俗等。据相关文献记载,亚木沟在唐代以前名为“鬼谷”,又叫“隐龙沟”,后因谷中长出一株神树,似石似木,通体碧透,花有异香,能驱邪治病,食其果实,可使多年未育的夫妇得子,引得远近无数土民对其顶礼膜拜,取名为“亚木”,在古土家语里就是“树神”的意思,因而得名“亚木沟”,一直沿用至今。亚木沟自古就被誉为“贵州第一沟”。亚木沟总长50公里,沟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7°C左右,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无愧于天然氧吧的美誉,绝对是探险、觅奇、寻幽及休闲养生的绝佳之地,……[详细]
4、寨沙侗寨 AAA
推荐4
寨沙侗寨
  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沙侗寨寨沙侗寨为梵净山山脚的侗族村寨,位于梵净山山脚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过,河畔有古树参天,寨后绿树青山。经过横跨太平河的风雨桥进入侗寨景观大门,宛如进入古朴原始的江南小镇,这个隐于绿树浓荫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现在你眼前。沿着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余,豁然开朗,一个圆形的广场如孔雀开屏,广场一角矗立着一座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到了夜晚,鼓楼上流光溢彩,寨内的红灯笼亮起来,煞是漂亮。寨沙侗寨位于梵净山脚的太平河畔,距县城26公里,是江口县侗族聚居的一个自然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显的民族韵味,使之成为梵净山下令人称奇的亮丽风景。“六月六”是他们的重要节日。每逢此日清晨,他们就会抬着祭品到寨子旁边的深山祭祀天地,并高声呼喊,俗称“喊山”,以求消灾避难,而后回寨庆贺,共进晚餐,而后高唱山歌,尽情舞蹈。寨沙侗寨作为梵净山下的少数民族村寨,已纳入梵净山旅游文化发展的范围,它与梵净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水0融,正……[详细]
推荐5
黑湾河风景区
  黑湾河风景区黑湾河位于黑湾河和林昔江交汇处,两条河流将这里冲积成一个坝子,四周山色葱茏,和风习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适宜人居的好地方。1992年以来,这里陆陆续续建起了十来个宾馆、招待所。其景区包括青龙洞、大黑湾瀑布、小黑湾瀑布、黑龙潭、猴子跳、大鲵塘等自然景点和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观赏点。现在,这里已扩展到10平方公里重新规划成山门区、旅游商品区、民族文化区、佛教文化区,面积拓展到两公里以外的寨沙,十余个招商引资规模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共同打造美好的梵净山南大门。黑湾河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梵净山山门黑湾河有两座山门,一座是1992年建成的,地处梵净山碑林处,山门横额上的“梵净山”三个大字由时任贵州省省长的王朝文题写。新建了山门位于莲花广场,山门上的“梵净山”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山门分四个拱门,一个车行道、三个人行道,建筑风格为皇家风格的仿古建筑,整个建筑古香古色、巍峨雄伟。梵净山佛教文化苑主要建筑为大金佛寺以及休闲度假区、商业购物……[详细]
推荐6
罗蒋寺
  位于江口县闵孝镇官坝丁家坪的罗蒋寺,坐西朝东,海拔一千余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500多年历史,此地建成寺庙,据说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感动了当朝皇上,其寺由皇帝赐名为“罗蒋寺”。罗蒋寺香脚广阔,是梵净山东南线上,湖南、铜仁、玉屏、三穗、镇远、岑巩方向香客来朝拜弥勒古佛道场梵净山的重要脚庵,是梵净山麓重要脚庵之一。丁家坪,土地肥沃,此地地形山脉发源于梵净山,山势连绵起伏,群山巍峨雄奇,蜂蛹而至,汇集于此,归穴此处,恰似二龙抢宝,面山有虎山作侍卫,左右两条常年不枯的溪流如玉带环绕,此地古木参天,四季花开不断,位居此地,居高临下,放眼前方,山峦起伏,秀峰层层,景象气象万千!壮丽山河,令人心旷神怡。风景、风水极好!此处未建寺庙之前,一位叫常宗的得道高僧看到此地地形时说:“此地可成福佑一方的佛门圣地,凡民不能独享……”。此言传开,引起了地方乡绅百姓们求福心切,极大的兴致,遂请常宗大师主持修庙,四方民众纷纷出资,时有当地杨氏族中主持家政的罗氏、蒋氏二位年轻贞节寡妇,家产殷实富裕,献地捐资出力最多,……[详细]
推荐7
省溪司土司衙门遗址
  省溪司土司衙门,座落在江口县双江镇镇江村省溪村民组,距县城5公里。据史料记载: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省溪由诚州刺史杨再思八世孙再西率子政强开辟,元十九年(1282)正式建置省溪军民蛮夷长官司,至今已700多年。到明朝末年,衙门城池已具相当规模。对衙门盛景《铜仁府志》记载:“南俯大江,北连梵净,东带小江(桃映河)西界提溪。岗连叠嶂,翠竹虬松。芙蓉开五脑之仙峰,水道通四方之舟楫。其司亦大可观也。”可见,当初衙门的景观是相当不错的。司城座西朝东,背靠云景山,面向太平河,城围约七、八百米,四周筑有土石围墙,墙高约3米,厚约一米,多数地段墙基仍清晰可见。围墙东、南、西三方建有城门,城门高约3米,宽约2米,城门上分别建有门楼。东门(即正门)两侧各修一道小门,供居民平时进出。东门位于现古楠木树前约10米处,门前立有两块石牌,其中一块题有“大小官员在此下马”字样,另一块可能写的是“省溪司土司衙门”方面的内容。东城门洞于1958年建发电站和修公路时拆毁,两块石牌用作修曾瓦渠水沟,城门墙脚还有部分遗迹……[详细]
推荐8
坝梅寺
  坝梅寺又名承恩堂,位于梵净山西麓半山腰,海拔1100米,扼西南朝山要道。位于距江口县城50多公里的德旺乡坝溪、梅溪之间,故名坝梅寺。寺内原有一口大钟,钟声一鸣,数十里皆闻其声。坝梅寺始建于明万历46年(公元1618年),敕封皇庵。明崇祯十年(1637年)寺僧杨首宣用银买坝梅山地,是梵净山境内佛教建筑最早最大的寺庙之一。其四周围墙又分内墙、外墙两层。寺院占地面积十余亩,殿宇内有正殿七间,僧寮房数十间。寺产(田、山林、地)遍及周围15公里多,时有“坝梅寺谷子”之美称。寺产丰富,有常住僧人50余人。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十二月,贵州省巡抚郭子章平定杨应龙叛乱,战火蔓延到梵净山区。坝梅寺遭劫难,寺院毁尽。明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帝朱翊钧之生母李太后倡导修复坝梅寺,并整修坝梅寺至金顶的朝山大道数十里。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坝梅寺碑载:“坝梅寺原建正殿七间,偏殿及僧房数十间,画栋雕梁,极为宏伟,门前有银杏、枫木等合围古树数十株”。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坝梅寺(承恩堂)由……[详细]
9、弘庙
推荐9
弘庙
  位于江口龙井阁旁三星之一香山顶上的弘庙,是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由僧人杨四和尚从大佛寺分拨出后主持修建的,因围墙涂红色,故也称“红庙”。弘庙原建筑形式:四周是围墙,墙高8米,墙内是五柱西瓜木房为正殿,两边有厢房,墙内、墙外房屋涂红色油漆。一个大门进,四合大院。进大门的右边有一块大石碑,碑高1.7米,宽0.9米,碑文记载着弘庙建造承头人及捐募功德事内容。弘庙原是祭拜孔子“文昌庙”,是祭祀孔夫圣人的庙堂。凡是想升官、求学、发财、奔仕途者,都要首先看好日子,带上祭供品,来到弘庙求拜孔夫圣庙、菩萨诸神,求得到保佑,心想事成,一帆风顺。据传,凡来拜过孔夫圣庙的香客,多数实现了愿望,一传十、十传百,江口弘庙“灵验”声望闻名遐迩,凡过往客商、信众,慕名而来,登城内“星”山,虔诚朝拜,香火十分旺盛。1958年,江口、铜仁、玉屏三县合一,大办合作食堂,又值破“四旧”时期,有人把弘庙墙内木房拆了,拿到办合作食堂处当柴火烧掉,精湛细雕的墙脚、石板、阶沿岩、磉墩岩已全部被撬,掀滚下坡来,用于搞其它建设。原来登山到……[详细]
推荐10
闵孝万佛寺
  万佛寺,位于闵孝镇老街中心,座北朝南,面积二千平方米。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九年。迄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历经几朝几代,先后遭受兵灾、火灾以及文革-运动,现已破烂不堪,当时的原貌己荡然无存。但从从残迹中,当时的雄貌还依稀可辩。根据查找有关资料,听取了解放前是该寺理事之一的80岁的老人朱志学先生的介绍,该寺是在1749年由首土揭元龙等人发起修建的,道光十年(1837年〉至光绪27年〈1901年〉又由邱厦泰等捐资和募化、进行维修和管理,始有此完整的寺院。万佛寺是用石条砌成牌坊式的大门,门头是竖匾一块,用石雕琢双龙抢宝的花纹中书有“万寿宫”字样,周围是用青砖砌成六米高的围墙。整个寺院是一楼一底青瓦木房,从结构上看别俱一格,做工精致,结构合理,气势雄伟,一进大门建有亭阁式的戏台,座南朝北,戏台前面横梁两端雕有张开大口的虎头,中间雕有“三英战吕布”、“桃园结义”、“水淹七军”等戏文,戏台进出口的板壁上绘有“天官赐福”大幅五彩图案;楼顶是螺旋式的八卦图,台后两端有化妆室、演员休息室。屋顶用铜瓦铺盖,四角是鳌……[详细]


全部江口县景点>>>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