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芗城区旅游

芗城区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又称芝山红楼。这里原来是美国教会学校寻源中学,红楼是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在毛泽东主席率领下,一举攻克漳州,取得重大胜利。毛主席就住在红楼里,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30年代初,漳州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国民党49师盘踞于此,摧残闽南革命,迭犯闽西苏区。为了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局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国内时局和闽粤敌我形势,提出集中一、五军团兵力攻打漳州的战略方案,指出:政治上必须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支持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批准。1932年4月3目,毛泽东同志率领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从长汀出发,挥师南下,于4月8日悄悄到达龙岩附近大池。4月10日,打响东征漳州的第一仗,当天下午就占领龙岩城。驻守龙岩的145旅旅长杨逢年匆忙逃往漳州。4月11日,毛泽东在龙岩主持召开红一军团师长、政委以上干部会议,总结龙岩……[详细]
推荐2
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于“海滨邹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先后有《台湾往事》、《云水谣》、《海峡》、《剧场》等一批影视剧把漳州古城作为重要取景地,到历史街区取景拍摄。“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其最佳概括。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公里,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漳州古城在开发布局上将突出打造“三城”,明确漳州古城整体“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坚持……[详细]
推荐3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市老芝山公园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北面,芗城区大通北路处,于199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目前漳州市中心最具自然原生态的景观公园,也是市中心惟一的山地公园。整个公园占地面积28.5公顷,利用原有茂密的植被和优雅的景观,修建曲折有致的登山步道,山顶新建一个三层八面的亭子“揽月亭”。漳州芝山公园二期改造项目已于2017年7月20日建成,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297亩,2015年12月开始改造建设。芝山公园二期建设遵循回归自然,因山就势,保护山林生态,于低洼处建湿塘景观,挖掘历史文化,塑漳州先贤名人像,再现亭廊相望、山水相依、文脉相承的紫芝胜景。-据悉,芝山公园划分为五个区域:入口服务区、登高揽胜区、滨水游乐区-湿地休闲区、密林游憩区。其中入口服务区、滨水游乐区已在一期范围内,早已建成开放,而芝山公园二期以登高揽胜和游湖赏绿为主线,是一座具有森林气息、自然野趣与闽南文化特色内涵的集登高揽胜、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公园。丹霞烟雨廊-据漳州市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芝……[详细]
推荐4
漳州九龙公园
  九龙公园位于漳州市区胜利东路与元光南路交汇处,公园面积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4公顷,是市区最大的一个以水景为特色的市级综合性休闲公园。九龙公园历史上是漳州的东湖,公园1993年由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出资3700多万元兴建,1995年底建成开放。园内主要景点有:九龙戏水喷泉雕塑、湖心岛、清远水榭、映雨轩、水仙阁、枕波亭、倚春亭、南山秋晚亭、不染亭、愚亭、云龙桥、霞起桥等。九龙公园是市区最大的一个市级综合性休闲公园。 根据公园的地形条件,以及现阶段的开发,对该公园的内部结构分区进行重新调整,规划成六个功能区:综合休闲区、水面活动区、疏林草地区、热带植物区、服务区、儿童游乐区等六个功能区。……[详细]
推荐5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漳州十大革命遗址。2021年入选福建100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1927年3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中共闽南部委书记罗明和闽南部委委员、漳州支部书记翁泽生二人从新闻中发现了蒋介石的反动苗头,顿感事关重大,便召集闽南部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各种应变措施,使漳州的党组织、党员得以保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为了加快福建全省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进程,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中共闽南、闽北临委负责人于11月下旬在厦门碰头,筹备召开各县负责同志联席会议,商定在联席会议上选举产生福建临时省委。漳州以其良好的革命基础被确定为联席会议的召开地。后来成为临时省委首位书记的陈明以及接任书记罗明经过商议,选中了漳州振成巷32号的民房,以备福建临时省委成立之用,并巧妙地安顿了赴漳开会代表。12月4日,中共福建各县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大会在振成巷32号正式召开。大会通过《告全省同胞书》《福建整治现状及目前……[详细]
推荐6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位于福建省漳州芗城区振成巷内。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是漳州七县林姓氏族合建的林氏宗祖,供奉林氏始祖比干,乃漳邑林氏祭祖之所,漳州林氏还以此年作接待本宗族赴考往来生员用。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的痕迹,可见原规模甚大。宗祠确切建筑年代已无考,经专家据主殿实物与结构分析、鉴定,始建于宋代,因清末曾修葺,故亦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漳州比干庙不仅长期供奉比干,还做为林氏族人赴考往来生员的接待处。文革前比干庙内仍高挂多块明清状元、探花的牌匾,林震、林钎、林士章均高挂其上。正殿两边厢房各有十几间书屋,各区林氏考生均可来此住宿读书作文。资料可查,明、清时期漳州林氏族人进宫殿试揭榜甚众,且大多继承先祖比干之人格气质。明嘉靖探花林士章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胸心宽阔,乐于助人,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深得皇上信任并赐给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牌坊一座,矗立于现漳州香港路,石牌匾两面分别刻……[详细]
推荐7
漳州石牌坊
  牌坊又称石坊、牌楼,漳州方言称其为“荷表”,意思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纪念建筑。漳州牌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来闻名。清朝年间记载有地点、有名称的牌坊,多达四百多座。虽经历史变迁,至今保留下来还有近50座,分布在漳州各区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为位于芗城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和“两京敭历坊,(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牌坊,和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启的“闽越雄声”和“勇壮简易”两座清代牌坊。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石牌坊共有四座,分别位于市区香港路北段双门顶明代石坊,即尚书探花坊和三进宰贰坊,及新华东路岳口街清代石坊,即勇士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四石坊均为石坊木结构,3间5楼12柱。双门顶明代石坊,南北对跨街矗立,与所处的旧城南门老街,组成了极富特色的古街区景观;岳口街清代石坊系清圣祖赐平台名将蓝理、许凤立,威武雄壮,坊都有5处镂雕洋人的形象,反映了明清时期漳州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景象。漳州明清牌坊石雕浑朴精致,花、鸟、人、兽各具神韵,形象生动,典型地表现了漳州传统石雕艺术既精致典雅又豪放……[详细]
推荐8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漳州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屋面椽条上铺望砖,筒瓦、板瓦、正脊、垂脊、围脊、饯脊为砖瓦混砌,石灰砂浆面层,各脊侧面雕塑花鸟、卷草等装饰,正脊两端为燕尾状。彩绘、油饰明间脊桁、天花板及额枋、木……[详细]
推荐9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芝山红楼)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红楼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居住在这里。建筑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400平方米。楼坐北朝南,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小巧美观,引人注目。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和口号。纪念馆馆藏丰富,有文物近千件。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还有毛泽东当年工作生活用品。馆内分设4个展室,突出漳州战役这一专题。其中,“毛泽东工作室”是根据当年同住该楼的邓子恢、曾志、罗明、毛泽东的警卫员关洁清等……[详细]
推荐10
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
  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青年路东坂后基督教堂)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216号东坂后基督教礼拜堂。现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旧址原是中华基督教堂,清同治十年(1871年)底,漳州堂会从石码母会分出,在这里正式成立东坂后堂会,并建小礼拜堂于此。三年后,漳州基督堂会日渐发达,会友增多,旧堂无法容纳,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今址兴建了可容纳500多人的大礼拜堂。1923年美国基督教会出资重建,建成现存的建筑。整座建筑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瓦屋面,有地下室,居中修仿哥特式钟楼,楼成四方体,方锥形楼顶,锥尖竖十字,四角为方形朝天柱,柱头是小方锥。整座建筑物现在至今保持完好。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4月24日,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中共漳州县委推选了100多名代表,出席红军在这里举行的工农兵代表大会。红军东路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恒,漳州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领导人邓子恢、王占春等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红军进漳后的形势,号召一切劳苦自动……[详细]


全部芗城区景点>>>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