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南宫市文物保管所联合对位于河北竹南宫市东南29公里处的后底阁遗址进行了勘查和发掘。发现各类遗迹20处,出土佛教石、陶造像及残块283件,其中汉白下造像的数量较多,雕刻精美。根据造像铭文中的纪年和地名可知,此遗址与北朝罕隋唐时期数次变迁的武城县有重要关系。此次发掘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佛教传播历史和造像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遗址2006年发现,同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部门对后底阁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430平方米。遗址广泛分布于后底阁、西底阁、杨家卷及贾屯4个自然村。文化层厚度大多在02~05米之间,部分厚的地方可达1米。勘探发现遗迹19处,其中砖砌地面一处。在填土中发现有许多白灰墙皮,有的还残存有红色彩绘。出土大量的建筑构件,有砖、筒瓦、板瓦、铺地砖以及鸱吻残件。出土汉白玉佛像残件300余块,其中一块上有天宝十一载的纪年。资料证明此遗址为北朝至唐代的一座城镇遗址。在遗址外侧发现两处墓葬:一处位于西底阁村南,处于遗址南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