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 > 舒城县旅游

舒城县十大旅游景点

1、万佛湖 AAAAA
推荐1
万佛湖
  万佛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舒城县城西南,距省会合肥不足80公里。以龙河口水库为主体,南有万佛名山,东有万佛温泉(西汤池温泉),山水相依,树拥花簇,被誉为“省城后花园”。万佛湖是一个闻名于世的湖泊型观光旅游风景区,环湖皆山,湖面50平方公里,容水量8.2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地表水二级甲类标准。这里一碧万顷,波光潋滟,绿岛浮动,百鸟翔集,舟帆点点。湖中66岛,已有燕子、万佛、钓鱼;风情、藏仙、双龙等11个岛屿开发风情表演、野生动物观赏、水上飞机等游乐项目。万佛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万佛石林、摩崖石刻、海市蜃楼、幽谷新月、龙柏山道、左慈钓台、天池、观音洞、人头马、杉木林、翠竹岭、马尾松坡、白鹭洲、湖滨沙滩、游泳场等。世界上第一人工土石大坝-龙河口水库大坝,就屹立于湖东大小梅山之间。亚洲铁人三项赛和国际龙舟邀请赛曾在这里举办。目前,年接待游客的人次已跻身于安徽各风景名胜区前列。与万佛湖相依的万佛山,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峤巅鸟瞰,群峰峭矗,形似一尊尊……[详细]
推荐2
舒城万佛山风景区
  万佛山位于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万佛湖景区6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国家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为舒(城)、桐(城)、潜(山)众山之祖,南与天柱山(1485米)遥相对峙。万佛幽境万佛山因主峰老佛顶似弥勒大佛西南盘座,气势宏伟,群峰拱卫其四周,形成诸佛拜祖之景观,上有诸佛寺,有石匾曰“万佛名山”,因而得万佛山名;还有因万佛山中,悬崖绝壁之上拥有天然“万佛山”三字奇观而得山名之说。万佛山地处安徽森林旅游的黄金线上,景区内层峦叠嶂、峻峰林立、奇松怪石、流泉飞瀑,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日出、晚霞、霜枫、雪景、雾松、佛光等时令景观频添美色,各显其意,如入仙境。神驼石山峦叠嶂,群峰竞秀,怪石嶙峋是万佛山的特色之一。风景区内有老佛顶、天门峰、双剑峰、神驼峰、美女峰、丹顶峰、四方尖、三天门等大小三十六座山峰,以及神驼石、虎豹石、鹦鹉石、狮子石、刀背石、猪头石等,神形兼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无不让游……[详细]
推荐3
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
  在风景秀丽的万佛湖南岸,群山环抱之间形成一块开阔冲地,湖光山色之中坐落着一幢徽派建筑—韦家大屋。1938年5月到1939年6月,高敬亭将军率新四军四支队在东港冲韦家大屋驻扎了13个月。韦家大屋当时是一个韦氏家族居住地,共有20多间房屋,韦氏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也是开明绅士,韦家人坚决支持抗日,自愿把房屋的一大部分让出给四支队使用,四支队离开东、西港冲以后,又把房子还给了主人。1991年,韦家人把房屋赠送给国家。 自1980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下,新四军四支队旧址(韦家大屋)先后被批准为“舒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舒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安市‘139’红色旅游项目”。2007年6月投资700多万元对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进行了恢复、重建,使旧址面貌一新,成为万佛湖绿色旅游中的“一点红”,在政府主导、市场动作的管理模式下,融入万佛湖整体旅游开发,形成了“以绿带红,以红促绿,红绿相映,相得益彰”的大旅游格局。 2008年5月……[详细]
推荐4
舒茶纪念馆
  舒茶纪念馆位于舒城县舒茶镇,2009年9月16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1958年9月1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舒茶视察,并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50多年来,舒茶人民响应主席号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纪念毛主席视察舒茶,舒茶镇党委、政府积极对上争取,落实革命老区项目建设资金,邀请安师大、省博物馆专家学者实地勘察、论证,编制了《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旅游规划》和《布展方案》,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时值毛主席视察舒茶51周年之际,2009年9月16日,焕然一新的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舒茶人民将按照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保护和利用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旅游的一大精品,以此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详细]
推荐5
新四军皖西革命纪念馆
  在风景秀丽的万佛湖南岸,群山环抱之间形成一块开阔冲地,湖光山色之中坐落着一幢徽派建筑—韦家大屋。1938年5月到1939年6月,高敬亭将军率新四军四支队在东港冲韦家大屋驻扎了13个月。韦家大屋当时是一个韦氏家族居住地,共有20多间房屋,韦氏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也是开明绅士,韦家人坚决支持抗日,自愿把房屋的一大部分让出给四支队使用,四支队离开东、西港冲以后,又把房子还给了主人。1991年,韦家人把房屋赠送给国家。自1980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下,新四军四支队旧址(韦家大屋)先后被批准为“舒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舒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安市‘139’红色旅游项目”。2007年6月投资700多万元对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进行了恢复、重建,使旧址面貌一新,成为万佛湖绿色旅游中的“一点红”,在政府主导、市场动作的管理模式下,融入万佛湖整体旅游开发,形成了“以绿带红,以红促绿,红绿相映,相得益彰”的大旅游格局。2008年5月16……[详细]
推荐6
舒城启德文化院
  启德文化院,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原观音寺旧址,占地64亩。启德文化院是台湾启德机械起重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鹏飞先生独资兴建的。其主体工程包括“慈母宫”、“文物珍藏馆”、“文书院”、“南北综合楼”和华表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年近古稀的胡鹏飞已经将大部分积蓄捐给故乡———安徽省舒城县,用于建设完全公益性的“启德文化院”和全县的教育事业。启德文化院为中国寺庙殿宇式建筑,红墙歇山顶,挑檐回廊,庄重肃穆,大气磅礴。主楼慈母宫,坐东朝西,高台拱门。二楼以上为玉砌雕栏,凝重大方;内廊门窗为樟木透雕,精工细琢;大殿内雕梁画栋,浮雕图案,挂落飞罩,色泽亮丽,技艺高超。三层正殿分别供奉先圣先贤造像,慈善庄重,崇高圣洁。慈母宫正前方为九龙照璧,左右矗立华表。高耸的华表象征华夏民族威武雄壮、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慈母宫右侧为文物珍藏馆,陈列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老子《道德经》等汉代砖刻和名人字画,并为民间个人收藏提供保护条件和展示场所。启德文化院导游词启德文化院始建与1997年5月,是台湾启德……[详细]
推荐7
飞霞公园
  飞霞公园位于舒城县县城古楼管理区,东邻206国道城关龙津路,西接文化广场和龙头塔,南北皆为商业和居民区。按《舒城县志》记载,这里原为宋代画家李公麟及其堂弟李德素老宅故址。古称“飞霞晚照”,为古舒城八景之一。新时期以来,0舒城县委、县政府根据群众的意见,规划城市园林区,并斥资于1999年11月动工,历时一年零十个月,于2001年9月完工,建成了“飞霞公园”,占地100亩。飞霞公园为安徽省县级公园中规模最大、生态优良的园林胜地——舒城县飞霞公园,在舒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心筹备下,于2007年4月26日结束了“门票史”,正式免费开门迎客。飞霞公园,设东、西两道大门,朝迎东升旭日,暮送夕照飞霞。收山水风光于一体,集南北古韵之精华。内有一阁二桥三井四亭横压中轴,北有归来宅和龙眠书院等仿古建筑,以展示先贤业绩与风范;南有根雕盆景供游人欣赏;东有儿童游乐园,西有游廊藤萝花卉;一泓清流萦绕其间。松、竹、梅、兰、桂构成园中园;草坪、照壁、拱桥、洞门组合。投身园中,既能满足你爱美、审美之情趣,又可激……[详细]
推荐8
巴山佛子岭水库
  巴山佛子岭水库佛子岭水库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系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指挥汪胡祯,政委张云峰。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水库位于淠河东源上游,坝址在巴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漫水河、黄尾河径流入库。坝下东淠流至两河口与西得河上的响洪甸水库泄水合流,经横排头、六安市、正阳关注入淮河,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死库容1.25亿立方一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和发电厂四个部分组成。拦河列为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东岸端为重力坝,西岸端为平板坝,全长半5洼拱坝段长413.55米,有20个垛和21个拱组成。1983年大坝加高1.5米,并加做防浪墙高1.1米后,坝顶高程由原来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墙顶高程由原来129.56米增至131.06米;最大坝高由原来74……[详细]
推荐9
舒城龙津桥
  龙津桥位于舒城县城关镇南门外的南溪河上。南溪又名鸥溪,古称龙舒水。过去这里河道宽阔,水量充足,航运发达。给东西水运带来方便,但也给南北交通造成阻隔。大约在南宋时期此处就建有渡口,舒城人为纪念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称此渡为“龙眠古渡”,北岸还有“公麟巷”。地以名人传,在此渡口处架桥也就声名更高了。据万历《县志》记载,南门石桥始建于明代。“嘉靖中知县尤时雍初建石桥,后复倾圮,数年以来素欲建桥而未有主者,万历中知县陈魁士始建。”据“艺文志”存录当时庐州太守叶逢春所撰《舒城县新建龙津桥记》所载:“桥锁河流,状之若龙”,故有龙津之命名。龙津桥于明万历七年在旧南桥址上所建,原为十三垛平铺石板桥,清初为战火所毁。太平天国时朱六驻舒,为除连年水患,发动民工治水,遂改道七里河(今杭埠河)南溪因之变窄,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县令萧仁丙主事,筹资仿明代形制重建龙津桥。重修的龙津桥比原桥短,为一花岗岩平铺石板桥,宽3米,六垛五孔,总长40米。桥垛高8米、宽5.5米,东西直向排列,垛延伸部分呈船首形,每垛间平铺七……[详细]
10、龙头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10
龙头塔
  龙头塔属文峰塔,位于舒城县城关镇龙塔社区,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清乾隆甲申年(1764)重修。根据塔身第四层石碑“龙头”二字,定为龙头塔。塔身外砌青砖,内填杂土。七层,六角型,二层以上砌假拱卷门,塔身20.7米,其中塔刹生铁铸造、三层、葫芦形、高2.1米,塔底层边宽2.6米。第七层每角悬铁风铃1只。塔身西北侧一至四层有一裂缝,宽处有4厘米,是1855年地震所致。塔身周围上下弹痕累累,一只风铃曾为侵占舒城日军枪弹击毁。1956年、1979年、2007年县政府三次拨款维修,塔底座向外扩展1.27米。加高1.7米,用混凝土条块砌护。新铸造铁刹和风铃6只,弥合塔身裂缝,重做挑檐、塔角。塔基东南面建栏杆和台阶式花园,栽花植树,四季常青。1984年11月.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建筑牢固,气势雄伟,是舒城县城的标志。县志记述,这里原是烟柳带水,参天古柏掩寺庙,萧疏静谧。寺庙旁有飞霞亭。每当飞霞晚照,宿鸟归林,古寺钟声弥漫着“落日回光归宿鸟,余霞散绮贯长虹”的氛围。被誉为“飞霞晚照”……[详细]


全部舒城县景点>>>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